聆聽中國經濟發展的“好聲音”
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總能發出令世界驚嘆的聲響。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19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兩加快、兩穩定、兩改善……中國經濟發展的“好聲音”再次向世界傳遞。
“好聲音”的背后連著一個“穩”字。眾所周知,聲音好不好,關鍵取決于氣息穩不穩。只有氣息夠穩,聲音才會婉轉流暢,反之,氣息穩不起來,聲音就會跑調。2019年,“六穩”貫穿全年,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從中央到地方層層部署,在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一攬子硬招、實招擲地有聲。這也使得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更加明顯。回顧11月,“穩之歌”繼續高唱: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年的預期目標不僅提前完成,而且從全年來看,新增就業水平有望達到1300萬人以上,這將是連續7年新增就業達到1300萬;外貿外資增長保持穩定,前11個月進出口總額增長2.4%,其中出口增長4.5%。
“好聲音”的背后凸顯著一個“進”字。人們所公認的好聲音,當然不是總穩在一個調上的那種,而是穩中有進且富有層次的那一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強調“穩中求進”總基調,這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把“穩中求進”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冷靜觀察、縝密思考世界發展大勢后作出的重要判斷。“穩中求進”,“穩”不是目的,“穩”是條件、是手段,“進”與“好”才是目的、是方向。許許多多的“進”在11月充分呈現: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增加值持續加快;高技術產業投資持續增長,教育、文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等短板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市場銷售增速有所加快,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占比繼續提高;等等。
“好聲音”的背后充分彰顯著一個“好”字。聲音好不好,并非沒有判斷標準。同樣中國經濟運行好不好,不光是中國人民,世界也是有桿秤的。中國經濟若運行不好,自然就不會吸引大量外資的涌入,外貿“朋友圈”自然也就難以不斷擴大,自然也難有進博會的“一展難求”。平均每天超過100家外企在中國誕生,每天約25億元外商投資金額流入中國,世界對中國經濟運行“好”的認同已實實在在反映在這兩個數字上 。許許多多的“好”在11月持續釋放:經濟結構持續改善,市場預期改善,工業發展由過去的以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工業增長的動能不斷增強,充分體現出在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確實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空間。
以每一月的“穩進好”支撐著全年的“穩進好”,用每一年的“穩進好”向世界證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堅信,馳騁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軌道上的中國經濟,一定能傳遞更多發展的“好聲音”。(南方網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