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經濟工作怎么干? 專家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經濟工作怎么干 ——專家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本報記者 劉志強 李心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十分重要。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落實新發展理念將助力我們更好完成這一宏偉目標。”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都要求我們從新發展理念中尋找思路。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工業化、城鎮化等進程尚未完成,人均GDP還有待提高。”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表示,近年來,我國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但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就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如何“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
牛犁認為,新一年,各地區各部門應當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要求,克服“本領恐慌”,擺脫“路徑依賴”,努力找到做好經濟工作的抓手和關鍵,“比如‘崇尚創新’,要求我們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創新驅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厚植開放’,要求沿海地區、內陸地區都要以更開放的視野、更廣闊的格局來籌劃推動經濟工作。”
“‘注重協調’,就要在短板領域、關鍵環節持續發力,實現產業、區域、城鄉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劉元春闡釋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有機整體,哪方面做得不到位,發展都會受影響。”牛犁認為,2020年,我們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不能為了增長而放松對生態環保的要求、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打折,不能為了追求速度而忽視質量,“只有科學落實、統籌推進,才能讓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改善民生 兜住底線
本報記者 馮 華 趙展慧 邱超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這次會議強調的‘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發揮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作用,也要通過政府引導,撬動市場資源和社會力量,發揮市場供給的靈活性優勢,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所研究員張本波認為,對于義務教育、基本醫療、養老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政府要承擔責任,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而對于那些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非基本公共服務,可通過深化民生服務領域改革來支持社會力量增加有效供給。
對于就業、醫療、住房等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樣提出了不少具體舉措。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目標。鄭功成認為,明年要繼續做好穩就業工作,著力健全有利于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體制機制,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張本波表示,今年社保降費、援企穩崗、加大勞動者技能培訓等措施科學有效,明年還要繼續發力,對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我國在養老服務方面密集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說,未來既要完善政府保障基本養老服務的能力,也要通過放寬準入、改革公辦機構、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來激活養老消費市場,“相信這些舉措將帶動養老服務產業提質增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意味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將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研究員邵挺表示,下一步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加快完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切實做到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明年,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等一系列舉措將形成合力,更好滿足百姓的居住需求。”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丁怡婷 韓 鑫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王遠鴻認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的重點任務,“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更需要依靠高質量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破解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研究室主任付保宗也認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中結構性矛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強、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創新能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等問題逐漸凸顯。”在王遠鴻看來,“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正是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的關鍵舉措。王遠鴻表示,“經濟體系結構合理、協同有力,經濟的整體競爭力才能全面提高。”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
“目前,我國科技體制不完善、財稅機制不健全、營商環境待優化等問題制約著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付保宗說,下一步應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解決這些問題,讓創新引擎更加強勁。
“創新驅動,要求我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王遠鴻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這將有助于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推動高質量發展,也必須依靠改革開放。
王遠鴻認為,改革開放要通過制度設計和政策創新,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和審慎包容的創新生態,“比如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等,推動生產要素實現高效流動和合理配置。”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本報記者 王 浩 孫秀艷 屈信明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是明年的重點經濟工作之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0%以上的貧困縣摘帽,95%左右貧困人口將脫貧,脫貧攻堅進入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
“明年,我們要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采取有效措施,鞏固脫貧成果。”李國祥認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要求進一步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加大政策幫扶力度,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扎實推進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增強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此外,還要加強考核評估,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真脫貧、脫真貧,讓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今年以來,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但也應認識到任務依然艱巨。”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認為,接下來,各地區各部門要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如何落實?吳舜澤認為,這要求我們針對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成因和特點,緊盯突出問題和關鍵環節“對癥下藥”,“此外,還要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更加注重源頭預防和綠色發展,加快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提高治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明年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要求我們注意把握風險處置節奏和力度,“各地各部門要在加快出清‘僵尸企業’、處置銀行不良貸款上下功夫,重點化解存量風險,提高金融體系運行效率,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宏觀政策協同發力
本報記者 王 觀 葛孟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如何理解“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
“‘提質增效’涉及的‘質’和‘效’兩方面是相互協調、相互支撐的,‘提質’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精準、發力點更加合理,‘增效’指的是在發力點確定以后,有效配置資金,充分落實政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認為,在“大力提質增效”的要求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著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注重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下一階段,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將延續下去,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將進一步增強,“應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優化信貸結構,確保資金流向制造業、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貨幣政策應更多從“增信用”的角度發力,提升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能力和積極性,“此外,還要加強對預期的引導和把控,把握好貨幣政策目標和政策力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
宏觀政策如何協同發力?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認為,宏觀政策應堅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基本取向,為經濟平穩運行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強化逆周期調節,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為經濟平穩運行注入了強大政策合力。”溫彬說,明年,加大對基礎設施、環保、民生等薄弱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投資和支持力度,將是宏觀政策協同精準發力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本報記者 林麗鸝 齊志明
未來一年,經濟體制改革如何深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項項具體措施。
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需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徹底破除束縛市場主體活力、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為高質量發展構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市場制度支撐。
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胡敏認為,這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下一步,我們應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產權,實現產權有效激勵,夯實產權制度這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還應通過深化市場化改革,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胡敏表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對外開放要繼續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方向走,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繼續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這三個‘更’,要求我們在空間布局、市場準入、營商環境等多方面發力,繼續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說。
向更大范圍走,就是要優化對外開放的空間布局。為此,要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協同推進沿海、內陸、沿邊的對外開放,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向更寬領域走,就是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要吸引高質量外商直接投資,將引資重點領域轉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價值鏈高端環節,并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向更深層次走,就是要加快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