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一諾重千金 企業增活力
央廣網太原12月9日消息(記者岳旭輝 山西臺記者劉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6年3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會議指出,要改善企業投資管理,注重事前政策引導、事后監管約束和過程服務,創新服務方式,簡化服務流程,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山西在全國率先啟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兩年來,政府靠前統一服務,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變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后服務監管、變部門審批把關為企業信用約束、變企業跑腿為信息跑路,企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當年簽約、當年拿地、當年開工,成為比比皆是的“山西速度”。
初冬的山西省轉型綜改示范區晉中開發區,總投資13億元的北方功能食品產業園建設工地依然是熱氣騰騰的施工景象,一期廠房已經實現交付,冷鏈倉儲、生產服務綜合樓等配套工程進入完工掃尾階段。
北方功能食品產業園項目負責人雷向國告訴記者,整個項目的推進速度遠遠超過預期目標。他說:“北方功能食品產業園項目分兩年建設完畢,就是要在2020年12月31日建設完畢,我們原計劃在今年的7月底能主體封頂,其實我們的主體封頂時間是今年的5月9日,這比我們預想的時間節約了兩個月。”
北方功能食品產業園項目是一個大型綜合性健康安全食品產業生態示范園區項目,工程項目千頭萬緒,進展如此迅速,在雷向國眼里,要更多歸功于山西省在全國首家推行的項目承諾制改革。雷向國說:“原來的工業項目的審批需要28個環節,現在經過開發區工程項目承諾制改革以后,我們企業做的有6個環節,節約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晉中市在山西省首家嘗試項目承諾制,晉中市發改委主任張曉平說:“主要有四項改革措施,第一是把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環節取消,第二是把環評、能評等技術方案或者報告由審查改為檢查;第三是在全市范圍的工業用地和物流倉儲用地不再設容積率上限,以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土地的投資效益;第四是對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內的備案類項目實行零審批管理。”
對于企業來說,節省的時間,就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雷向國說:“承諾制實施以后,把前期的審批時間縮短到一個月之內,起碼給企業節約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相當于節約了一個多億的成本。”
從2017年開始,山西省委、省政府以改革決不能落后的勇氣和決心,在全國率先開展全省域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在兩年的實踐中,山西提出了“變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變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后服務監管,變部門審批把關為企業信用約束”的總體思路,積極構建以企業信用承諾為核心的企業投資管理新模式。山西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姜四清表示:“圍繞環評、能評、施工圖審查、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企業的重大關切,積極破除傳統的編、報、評、批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山西省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內,對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報建階段涉及的30項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統一服務、企業信用承諾、簡化合并、保留審批四類,最大程度實現審批便利便捷化。在約束政府部門的審批環節同時,更多還強調的是政府的服務職能。姜四清介紹:“承諾制改革后,企業自行辦理的審批事項縮減約80%。項目從立項到開工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其中12項事項政府統一服務,至少可為企業節約95天左右。將相關事項辦理費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變企業掏錢為政府買單,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從先批后建變為先建后驗,承諾制改革在節約項目審批時間、資金成本的同時也在考驗著政府的效能。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主任張金旺說:“原來我們企業申報是28項,現在審批的只有7項,嚴格地在我們承諾的時間里審批完。現在我們示范區已經把審批窗口撤了,全到網上去辦。”
今年5月,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這標志著承諾制改革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成果在立法層面予以確認、提升和拓展。
減少審批、增加服務,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或隨意監管,而是打破部門間的壁壘,重新構建全流程、全鏈條式監管機制和監管體系,實現統一高效的市場監管。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鈞表示:“規定了‘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利用信息平臺提供的企業投資項目信用信息,實行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聯合獎懲。對信用優良的企業采取激勵措施,對有一般失信行為的企業采取監管措施,對有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采取懲戒措施。”
如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是承諾制改革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山西省提出,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為改革者擔當,對推進承諾制改革中出現的錯,不作負面評價,免除相關人員責任,賦予了改革者在改革中試錯的權利。張鈞表示:“如果符合我們規定當中的四個法定條件,就可以不作負面評價,并且免除相關責任。這四個條件,第一個是要符合國家的改革方向;第二個是決策程序要合法;第三個是沒有謀取私利,勤勉盡職;第四個是及時糾正工作失誤,挽回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份承諾”取代“一摞審批”,山西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兩年來,試點項目已有3000多個,企業辦理手續縮減80%,項目報建審批的時間縮短一半以上。當年簽約、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的“山西速度”為山西轉型發展煥發出無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