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紛至沓來 構筑全面開放新格局
2019-11-18 17:38:00
來源:
字號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為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指明方向,并作出規劃設計。全會明確,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正在加緊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法,并醞釀再縮減清單長度,進一步放開一般制造業,重點擴大金融、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對外開放。另外,政府采購市場開放等關鍵領域也會有新突破,將在自貿試驗區開展級別、規則試點。
落實開放承諾 各項配套制度接連出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6月30日,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如期而至,同時公布的還有鼓勵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交通、基建、文化以及增值電信等領域均進一步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上述“兩清單”“一目錄”已經于7月30日實施,并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取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
時至年末,記者獲悉,目前清單和目錄中的各項開放承諾將加緊落地,地方正在進一步推進制度創新,落實開放舉措。
11月13日,上海公布關于加快虹橋商務區建設打造國際開放樞紐的實施方案,探索重點領域開放的先行先試。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北京也于近日發布營商環境3.0版改革方案,將其作為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外資企業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的重要舉措。河北則提出,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步伐,經過3至5年改革探索,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
另外,作為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外商投資法已經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正式出臺,并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為保障該法律如期執行,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外商投資法配套法規的制定工作。同時,也在對現有的外資管理規定進行全面清理,統籌推進“廢改立”的相關工作,保障外商投資法的順利實施。
日前,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出爐,為外商投資法的實施提出了更為具體、可操作性的措施。
隨后,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也是近三年來國務院出臺的第四份關于利用外資方面的文件。《意見》對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作出具體安排,還對全面貫徹外商投資法做了部署,對我國落實開放承諾進一步提供保障。
更多舉措可期 制度平臺建設加碼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我國宣布,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繼續縮減負面清單,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信息報告等制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
分析指出,我國在釋放進一步擴大開放信號的同時,還在舉措路徑上作出了安排。從內部來看,以加速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和法律完善,推進要素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從外部來看,RCEP、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等區域合作也在加緊突破,在更大范圍打造開放共贏的貿易投資環境。
在開放制度安排上,更多核心領域關鍵環節將有所突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記者從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在相關多雙邊機制下,我國正在廣泛開展政府采購市場開放談判和合作交流,目的就是要在更寬范圍、更高層次上開放政府采購市場。
“中國還將在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級別、規則試點,為今后中國政府采購規則與級別銜接探索經驗。”該負責人說。
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對進一步縮短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做調研。11月16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署名文章中指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體現在更加注重開放市場。“繼續放寬外資準入,進一步放開一般制造業,重點擴大金融、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對外開放,在更多領域允許外資控股或獨資經營。”鐘山透露。
另外,開放平臺建設也將加碼。前述《意見》指出,提升自貿試驗區建設水平,提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平臺引資質量,在中西部地區優先增設綜合保稅區。
記者還了解到,商務部正在抓緊推進第三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培育工作。在第一、二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培育工作的基礎上,抓緊推進第三批示范區培育工作,計劃近期確定約6家示范區。
持續推進改革 開放紅利加速釋放
分析認為,隨著利好政策集中趕來,我國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正在加速構筑,開放紅利也將全面釋放。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胡必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正在實施一系列更加積極主動推進改革、促進開放的政策措施,繼續對推進經濟全球化做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且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中產階級人口世界最多、制造業和貨物貿易規模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對世界各國而言都是巨大的市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將有更多的優質外資、產品、技術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服務中國市場。在豐富供給的同時,還將帶來溢出效應,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促進本土企業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從而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為新型開放大國,中國以深化自身改革開放為重要基礎,進一步將本國的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發展相融合。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進入發展新階段,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問題更需要在擴大開放的條件下解決。”遲福林指出,加強與國際經貿規則對接,關鍵是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從實踐看,靠政府扶持和政府補貼發展起來的產業難以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就是要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家精神,在此基礎上形成開放創新的新格局。”遲福林說。(記者 王文博)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