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動能(評論員觀察)
進博會不僅能更好促進貿易平衡,也將轉化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不僅展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為世界經濟增添了新動能
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50萬專業采購商和觀眾注冊報名;參展企業平均展覽面積93平方米,比首屆增加20%以上;7月至10月,咨詢展會有關信息的熱線電話累計達7萬通,比去年同期多2.1萬通……即將拉開帷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比首屆規模更大、范圍更廣、熱度更高,成為2019年末最受矚目和期待的國際性盛會之一。
在去年首屆進博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有參會者發現一個細節,去年一共發放了17種證件,有的人因為有不同身份需要掛好幾個證件。今年主辦方優化證件管理,證件縮減為5種,大大方便了參會者。再比如,從展會的具體內容和安排來看,增設“進博會發布”,為不同機構發布最新政策、研究成果、年度報告提供權威平臺;設立體驗區、活動區、洽談區,以豐富組織采購和洽談對接活動……在承繼首屆好經驗、好做法的同時,第二屆進博會強化創新辦展,不僅要打造一個立體的商貿合作平臺,也要開辟一個多元化的信息融通平臺。
進博會迎來第二屆,吸引力和影響力已經超出會場之外,釋放出巨大溢出效應。上海專門搭建首批30個“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促進展品變商品。今年5月開業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其中的主平臺,集保稅展示、商品交易、物流倉儲、通關服務于一體,截至10月已吸引來自26個國家的400多個品牌、2500多種單品入駐。同時,溢出效應還延伸至體制機制建設。上海海關為專門對接進博會、隨時響應進博會需求,設立了上海會展中心海關。如今,該海關已經常態化,并充分發揮其便利化措施集聚的優勢,為其他國際展會提供“一攬子”保障和“一站式”服務。進博會猶如一扇窗戶,透射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力度。“永不落幕的進博會”,也成為海內外客商津津樂道的佳話。
進博會除了為海內外客商帶來好處,還能釋放怎樣的紅利?首屆進博會上,新西蘭一家公司的新鮮牛奶僅用72小時就從原產地擺上中國消費者餐桌,令人嘆為觀止。一年不到,該公司奶制品線下渠道已遍布26個省級行政區域,線上覆蓋各省級行政區域。消費者即使身處三四線城市乃至偏遠山區,也能方便快捷地享用“進博會同款”。瑞典一家公司最新一代精準自適應伽馬刀,在首屆進博會亮相后,僅用3個多月時間就在上海一家醫院“落地”,迄今已為2000多名中國患者提供治療服務。可見,進博會不僅能更好促進貿易平衡,也將轉化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至3%,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在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背景下,越辦越好的進博會不僅展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為世界經濟增添了新動能。正如曾參加首屆進博會的外賓評價的那樣,“越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越能凸顯出擴大開放的意義”“開放的中國為世界帶來珍貴禮物”。
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打開新的海域,進博會再度高揚風帆,必將助力世界經濟發展的航船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