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講堂:三大維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意義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國迎著朝陽出發,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70年來,我們偉大祖國的面貌、偉大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指導,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聯合推出“國史講堂”系列理論視頻,梳理70年來新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歷史經驗,闡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敬請關注。
本期嘉賓簡介:
嚴書翰,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
精彩觀點:
·新中國70年發展的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經歷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階段,我們要正確把握這三個歷史時期的特點和成就,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兩個階段的關系。70年來,我們開拓并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我們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了進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作了開創性的回答。
·用70年的時間開辟出一條通往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偉大目標的中國道路,確實這條道路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我們要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可以從這三個維度來看。第一,從世界社會主義的維度來看。第二,從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維度看。第三,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上看。
大家好,我今天講座題目是新中國70年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中國70年發展過程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新中國70年發展的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經歷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階段,我們要正確把握這三個歷史時期的特點和成就,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兩個階段的關系。70年來,我們開拓并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當然,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向前推進,必然會遇到艱難險阻,所以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奪取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勝利。
新中國70年發展的歷史分期
目前我國理論界普遍認為新中國70年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第二個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第三個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下面我分別從這三個時期來講它的特點和成就。
第一個時期,就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特點和成就。講到這個時期的特點和成就,必須給大家介紹幾個在這一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是土地改革,第二是抗美援朝,第三是穩定物價和統一財經,第四是“一化三改”。
土地改革對我們新中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要變革中國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共同綱領,就指出了我們要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任務的完成意義非常重大。重大在什么地方呢?一是變革幾千年封建社會留下的地主階級的土地制度,同時也鞏固了我們新生的政權,讓幾億農民擺脫封建的束縛,我們講社會主義革命、講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起點必須要講到土地改革。
第二個事件是抗美援朝。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我們黨中央、中央政府果斷作出決定,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意義也是很重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給我們帶來了半個多世紀周邊安全。
第三個事件就是穩定物價和統一財經。穩定物價和統一財經是指我們新生政權剛剛建成,就遇到了在市場上倒賣貨幣、倒賣黃金,以及一些不法資本家囤積貨物、哄抬物價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進行了穩定物價和統一財政經濟政策,這是非常重要的。毛主席曾經說,這個戰役的意義不亞于淮海戰役。
第四個事件是指“一化三改”,“一化三改”是黨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簡稱,“一化”是逐步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是改造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一化三改”總路線對我們完成過渡時期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經過“一化三改”,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
當然,這一時期除了以上講到四個事件以外,我們還面臨著許多任務。我們黨正確處理了階級斗爭是主要矛盾與恢復發展經濟這個中心任務的關系,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我們七屆二中全會就定下來的。所以,這一時期積累的成就,就是鞏固了新生政權,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以后,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時期。在這么大的一個東方大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第二個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特點和成就。去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用十個“始終堅持”來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用九個“必須堅持”來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經驗,而且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當中還用具體的數據來解讀改革開放的成果。
第三個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全面概括了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黨的十八大以后確定習近平總書記是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們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們取得最重要的理論成果是什么?就是我們提出和形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拓和形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我們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了進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作了開創性的回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深化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獨創性的貢獻表現在以下三點,大家可以從黨的十八大通過的黨章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來。
第一個亮點,在這條道路當中,增加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目標。黨的十八大把我們以往“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擴展為“五位一體”。這個增加絕對不是一個數量的增加,而是一種質的提升。所以,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把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總體布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第二個亮點,或者說第二個貢獻,就是黨的十八大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個極為重要的內容寫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非常重視的,把這看作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規定。我們今天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我們黨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寫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顯示了我們黨既沒有忘記共產主義理想,同時又堅持從當前基本綱領出發這樣一種辯證的統一。
第三個亮點,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刻內涵,大家知道我們黨的十九大報告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而“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容密切相關。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深化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拓和形成,我們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叫做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如果我們沒有找到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今天就不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就。
科學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階段的關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又分為兩個階段,而每一個階段也都由幾條具體道路來組成,所以,我們國家的理論界在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時候,往往要涉及到這么幾個關鍵的概念,比如,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道路等等,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成功,也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也就沒有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道路,因而也談不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拓和形成。
理論界很流行一個觀點叫路徑依賴。路徑依賴的觀點是從西方傳進來的,我們不要全盤肯定,也不要全盤否定。所謂路徑依賴就是指一條道路形成必須有它的歷史繼承性,也就是說一條道路最終的形成,它是取決于各種各樣的因素,當然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歷史的因素。我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就可以理解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不是一座從天而降的“飛來峰”,我們堅持歷史的繼承性。
以1978年改革開放為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以分為前后兩個階段,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兩個階段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個歷史研究問題,而且是個政治問題。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就是它的源流,歷史就是它的命脈,如果歷史被否定、被抹殺、被歪曲,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從政治學角度來講就失去了它的合法性基礎。
為什么總有人用改革開放前后這兩個階段來相互否定?這里面我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認識問題,因為前后兩個階段,在思想指導、政治方針和工作取向等等方面都存在著差別,如果不能辯證地認識這些差別的話,很容易產生困惑。但是我認為,認識問題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只要我們大家把思想統一到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上來,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對這個問題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上來,思想上的統一,認識上的共識,是很容易形成的。第二種情況,就是歷史虛無主義在作怪,或者說在作祟。怎么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兩個歷史階段的關系呢?我們認為要堅持這三條原則。
第一條原則,兩個“如果沒有”。也就是說,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并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大好的局面,就可能遇到像蘇聯、東歐國家那樣亡黨亡國的危機,這是第一個“如果沒有”。第二個“如果沒有”是指,如果沒有1949年新中國成立,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所以,這兩個“如果沒有”,我認為概括得非常好。
我們很多人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那么艱難的情況下,我們首創了很多第一,大家都非常感動,比如,第一臺解放牌汽車下流水線,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生產出來,第一次丟掉了貧油的帽子,第一次實現了核爆炸等等,這些“第一次”都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面這個階段形成的。剛才講到了,如果沒有1949年新中國成立,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沒有這個時期積累的思想、物質和制度條件,也就沒有今天改革開放。
第二條原則,兩者不可割裂。這兩個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的差別,但是這兩個階段絕對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提出的許多正確主張,在改革開放前沒有真正落實,改革開放后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將來我們還要繼續堅持和發展我們黨提出的這些正確主張。
第三條原則,兩個“不能否定”。我們絕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絕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和發展。這兩個時期本質上都是對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探索。今天我們雖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要繼續推進、繼續前進、繼續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和形成的世界意義
大家知道,在一個十幾億人口,原先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中國,用70年的時間開辟出一條通往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偉大目標的中國道路,確實這條道路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我們要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我們可以從這三個維度來看。
第一,從世界社會主義的維度來看。社會主義是歷史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但是,我們說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并不等于說社會主義發展就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多的時候是達15個,蘇東劇變之后,我們現在社會主義國家只剩下5個,但是,事實是最好的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沒有垮;而且經過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可以用“風景這邊獨好”來形容改革開放40年以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
第二,從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維度看。大家知道,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和趨勢。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講,他們面臨著這么一個兩難的選擇,就是既要融入世界現代化潮流,又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但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它對世界歷史意義的第二個維度就體現在這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的成功。“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講的,總結得非常好。
第三,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上看。從這個維度認識這個問題,實際上就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大家知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一直追求。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就是在這種積弱積貧,任人宰割的時代,我們中國的先進分子仍然在尋求救國救亡,實現民族復興的真理。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勝利之后,給我們傳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過程中,在對十月革命的分析過程中,發現十月革命走的這條道路,很符合中國的情況。所以,中國先進分子從十月革命傳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當中找到了真正能夠解決中國問題的主義,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和中國民族解放潮流相結合過程中,產生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形成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生動實踐,也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