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形成“兩船、六站、一飛機、一基地”的極地考察保障格局
新華社上海10月8日電(記者張建松、劉詩平)記者從8日在滬召開的“201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已躋身極地考察大國行列,形成“兩船、六站、一飛機、一基地”的支撐保障格局。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介紹,今年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自2003年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負責建設、運行和管理我國極地考察支撐保障體系。
在破冰考察船能力方面,現擁有“雪龍”號和“雪龍2”號兩艘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號經過三次大規模改造,船舶安全運行、科學調查能力和環保水平顯著提升。我國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今年7月交付后,圓滿完成各項試航工作。在即將開展的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中,將與“雪龍”號一起組成破冰船編隊,開啟“雙龍探極”新時代。
在考察站保障能力方面,實施了長城站、中山站改擴建;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建成了我國首個內陸考察站——昆侖站;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冰蓋上建立了內陸中繼站——泰山站。在北極地區,在斯瓦爾巴群島建立了我國首個北極考察站——黃河站;通過與冰島合作建成了我國第二個北極考察站——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為我國科學家開展北極環境、氣候變化長期監測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極區航空保障能力方面,購置了固定翼飛機“雪鷹601”號。2018年1月,“雪鷹601”號成功降落在南極昆侖站機場,具備可覆蓋南極冰蓋最高點區域的航空保障能力。此外,為提高船載直升機保障能力,還為“雪龍”號配備了Ka-32重型直升機“雪鷹102”號,為“雪龍2”號配備了AW169中型直升機“雪鷹301”號。
在國內保障能力方面,在長江口沿岸建立了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建成了考察船專用碼頭、考察物資堆場與倉庫、國家極地檔案館業務樓。
楊惠根表示,自2003年以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共組織實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極考察、8次北極考察、16個年度北極黃河站考察和1個年度中冰聯合北極站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