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收要靠發展新業態
《農業新業態發展情況調查報告》發布——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收要靠發展新業態
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課題組
調查結果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電子商務平臺等新業態參與度明顯高于普通農戶,且電商銷售金額可觀。發展農業新業態,會促使農業經營主體減少農藥投入,增加農膜和勞動投入;能使經營主體獲得更多收入,且對產品品質追求有所上升。目前,西部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生態循環生產模式概率最高。同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參與農業新業態生產方式的概率越大。影響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新業態的因素各有不同,如對電商的參與程度更易受新技術采納能力、政策認知情況、區位因素和主體類型影響。
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不斷向縱深發展,農業產業分工不斷細化,傳統的農業產業、行業概念難以描述這種發展狀態,于是,業態一詞被引入農業經濟研究中。農業新業態是現代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產業創新與融合而產生的不同于傳統業態的農業新型產業形態。當前農業新業態的“新”,最突出特征表現在技術進步、農業多功能拓展以及新要素價值凸顯。
新型主體參與新業態程度高于普通農戶
分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對休閑觀光農業、電商銷售以及生態循環生產模式三種新業態的參與程度發現,雖然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新業態程度還不高,但無論參與度還是銷售額均遠高于普通農戶。
2017年參與休閑觀光農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179家,占總樣本的6.12%。盡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參與休閑觀光農業的比重較低,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休閑農業獲得的銷售金額已經有相當規模。在所調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平均銷售金額為14.25萬元。在四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休閑觀光農業參與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休閑觀光農業的概率最高,西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最低。
2017年參與電商銷售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348家,占總樣本的11.92%。雖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參與電商銷售的比重不高,但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獲得的銷售金額可觀。在所調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平均銷售金額為26.07萬元。在四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電商銷售參與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相比而言,普通農戶參與程度最低。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電商銷售的概率最高,東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最低。
2017年參與生態循環生產模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214家,占總樣本的7.44%。參與生態循環生產模式的農戶有8戶,占農戶總樣本的1%。在所調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平均銷售金額為15.08萬元。在四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電商銷售參與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生態循環生產模式的概率最高,東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最低。
參與休閑農業受負責人教育水平影響大
通過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普通農戶參與休閑觀光農業、電商銷售、生態循環生產模式、農產品加工、有機農業影響因素分析得出,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多為中年男性,文化程度不高且大多不信仰宗教;大多沒有外出務工、參軍或擔任干部經歷;未接受過非農職業教育;對新鮮事物(新品種、新設備、新技術)有一定接受能力,但缺乏改變原有生產方式的強烈意愿,因而對相關政策了解較少。因此,在農業新業態發展過程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偏好農產品加工業。
調查發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受教育水平越高,對參與農業新業態的抵觸情緒越低;接受的新事物(新品種、新設備、新技術)越多,參與農業新業態生產方式的概率越大;不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新業態相關扶持政策并不敏感。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新業態概率較低,其中,中部地區參與概率降低幅度尤為顯著;與農戶相比,家庭農場與種養大戶參與農業新業態概率較高,其中,家庭農場概率增加幅度最為顯著。
分經營形式看,在負責人受教育水平、接受新事物能力、區位因素、農業經營主體類型和政策認知情況等5個影響因素中,休閑觀光農業的參與程度更多受負責人教育水平影響;電商銷售的參與程度更多受新技術采納能力、政策認知情況、區位因素和主體類型影響;生態循環生產模式的參與程度更多受新事物采納能力和區位因素影響;農產品加工業的參與程度更多受主體類型影響;有機農業的參與程度更多受新技術采納能力和主體類型影響。
參與新業態有助減少農藥投入
通過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休閑觀光農業、電商銷售、生態循環生產模式、農產品加工、有機農業的參與情況對自身農業生產影響分析發現,盡管農業新業態參與情況對總投入的影響不一,但顯而易見的是,參與農業新業態會促使農業經營主體減少農藥投入,增加農膜和勞動投入。
農業新業態參與情況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生產投入金額的影響并未呈現統一趨勢。就合作社而言,未參與農業新業態的畝均農業生產投入僅次于電商銷售的生產方式;就糧食作物來看,無論參與何種農業生產經營行業,家庭農場畝均農業生產投入均高于種養大戶,普通農戶最低;就經濟作物來看,總體上家庭農場畝均農業生產投入高于種養大戶,普通農戶最低。但是,就不同生產經營行業具體而言,這個趨勢并不一致,普通農戶參與有機農業的畝均農業生產投入最高,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參與休閑觀光農業的畝均農業生產投入最高。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新業態經營會減少畝均農藥投入。從經營形式看,僅有休閑觀光農業和電商銷售的畝均農藥投入高于未參與農業新業態的經營主體。從作物上看,經濟作物畝均農藥投入遠高于糧食作物。從主體上看,種植糧食作物時種養大戶畝均農藥投入略高于家庭農場,遠高于普通農戶;種植經濟作物時恰好相反,普通農戶畝均農藥投入最高,其次為家庭農場,種養大戶最低。
參與農業新業態生產會增加畝均農膜投入。分不同作物來看,糧食作物種植大多不需要使用農膜,經濟作物畝均農膜投入較高。分不同主體來看,合作社畝均農膜投入最高,在種植糧食作物時,家庭農場畝均農膜投入高于普通農戶,種養大戶最少;在種植經濟作物時,普通農戶畝均農膜投入略高于家庭農場,種養大戶最少。
參與農業新業態會增加經營主體工作量,即每畝土地要投入更多勞動。在種植糧食作物時,家庭農場參與休閑觀光農業、種養大戶參與電商銷售、普通農戶參與休閑觀光農業和電商銷售時,所需投入的勞動最多;在種植經濟作物時,家庭農場參與生態循環生產模式、種養大戶參與休閑觀光農業、普通農戶參與有機農業時,所需投入的畝均勞動最多。在經營畜牧產品時,種養大戶在農業生產中需要投入的勞動比家庭農場多,普通農戶這種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所需勞動最少。但是,在經營其他產品時,家庭農場在農業生產中需要投入的勞動比普通農戶多,種養大戶這種新型農業經營方式所需勞動最少。除了普通農戶和種養大戶經營其他產品時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勞動投入最多外,在其他情況下,各主體參與生態循環生產模式時需要投入的勞動量最大。
參與新業態能提升品質與收入水平
通過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戶休閑觀光農業、電商銷售、生態循環生產模式、農產品加工、有機農業的參與情況對自身農業生產產出方面的分析發現,參與農業新業態使農業經營主體獲得了更多收入,且對產品品質的追求有所上升。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新業態會提高收入水平。從不同的創新農業經營形式看,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和涉農企業從事農產品加工的收入最高,從事生態循環生產模式和有機農業的收入較低;普通農戶從事休閑觀光農業的收入最高,從事農產品加工的收入最低。
參與農業新業態使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產品品質的追求有所上升,具體表現為參與農業新業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擁有農產品認證、自有品牌和注冊商標的平均數量都較高;但是,對于傳統農業經營主體農戶而言,參與農業新業態經營反而會減少其農產品認證數量。
新業態需與“綠色興農”進一步結合
根據調查結果,本報課題組建議,首先,各地應結合自身區位因素與資源狀況,發展適合當地特有情況的農業新業態經營方式。根據農業新業態自身情況與本報告中各區域對農業新業態的偏好情況來看,東部地區適宜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西部地區適宜發展生態循環生產模式、有機農業、農產品加工和電商銷售。這種方式的形成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一方面,這種選擇是在當地資源分布情況、交通運輸情況、生物多樣性情況、自然變化情況等因素影響下作出的;另一方面,這也是當地農業經營主體多年來探索的可持續經營形式。
其次,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應發展適合自身特點的農業新業態經營方式。各類農業經營主體之所以選擇不同種類的農業新業態經營方式,同樣也是一個市場選擇的過程。負責人受教育程度、對政策認知情況和對新事物采納能力顯著影響著農業經營主體參與休閑觀光農業、電商銷售、生態循環生產模式和有機農業4種經營形式,農業經營主體的類型也顯著影響著電商銷售、農產品加工業和有機農業經營。因此,在負責人考慮是否經營農業新業態、經營何種農業新業態時,首先對自身要有較為全面深刻的認知與評價,并以此為參考,選擇適宜自身發展的新業態形式。
再次,農業新業態發展要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綠色興農”要求以及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要求進一步結合。發展農業新業態有助于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收入,因而會促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新業態經營。盡管參與農業新業態具有降低化肥和農藥投入、提高農產品品質的作用,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膜投入,這不利于實現農業綠色發展“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的要求。因此,需推進廢棄農膜回收和再利用,有效減少農膜使用量。同時,還要進一步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處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行動,進一步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真正實現“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生態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