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當紅軍,我就不怕死”——秦華禮·107歲
【人物簡介】秦華禮,1913年1月生,四川通江縣人。曾用名鄭情懷,南京郵電學院原黨委書記。1932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1935年3月,接連參加了空山壩戰役、萬源保衛戰、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中壩和千佛山等戰役后,開始長征,三過草地。長征時,紅軍有三所學校:中央黨校、紅軍大學和通信學校。1935年9月,他被調到通信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1936年6月畢業,分配在紅四軍軍部,任無線電臺臺長。1945年5月,任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司令部通信科長。解放后,秦華禮轉到地方工作。1983年離休,現居江蘇南京。
陽光鉆過茂密的梧桐樹葉灑在一幢小樓上。小樓的一間屋子里,傳來陣陣歌聲:“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嗬!這是《長征組歌》中《過雪山草地》的選段。
仔細聆聽,這歌聲有些沙啞,卻底氣十足,歌詞唱得有些斷斷續續,卻還是唱得完完整整。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親耳聽到,我怎么也不會相信,這歌聲竟是來自一位107歲的老人!這位老人正是2016年刷屏的“網紅爺爺”秦華禮。
那一年9月,104歲高齡的秦華禮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北京,參加央視《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錄制,他向馬上要開學的中小學生講述自己在長征途中學習英文和通信的經歷。那一段視頻在朋友圈刷屏,人們也因此記住了這位百歲老紅軍。
此刻,坐在我面前的秦華禮身著一件橘紅色T恤,白色的褲子,白色的馬甲,這身打扮再加上他的狀態,讓我很難相信這是一位走過一個世紀的老人。
只見他的手附和著歌聲揚起,輕輕一劃,在身前劃出一道弧線。手落下時,《過雪山草地》剛好唱完。我使勁地鼓掌,并感慨道:“歌詞記得好清楚啊!”
坐在一旁的秦華禮的女兒秦志紅笑著說:“怎么會忘!這都是他的親身經歷!”
一曲唱畢,秦華禮似乎也回到了歌曲中的場景之中——
秦華禮所在的紅四方面軍翻越夾金山時,山上終年積雪,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也越來越稀薄。秦華禮與戰友們相互攙扶著,頂著暴雪、冰雹緩慢行走。一到晚上,“氣溫猛然降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衣服都凍成了冰筒子,眉毛胡子上面也都結滿冰渣”。為了御寒,他們在出發前從老百姓那里買來生姜、辣椒,切成絲拌在一起,放進隨身攜帶的竹筒。實在冷得受不了了,就吃一口生姜辣椒來驅寒。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的戰士永遠留在了雪山之上……
但,出乎我的意料,講完這段經歷,秦華禮笑著說:“雪山上的景色是真的美,夜晚漫天的星星也很漂亮……”
他陷入了沉思,臉上的表情很平靜。這段八十多年前的往事,秦華禮記得清清楚楚。那是每一陣寒風灌進身體的寒冷,那是每一片雪花刮在臉上的痛楚,更是每一位戰友倒下時,留在他心中永遠的傷痛。當他翻過雪山,當他贏得勝利,當他在和平年代沐浴中國發展的陽光,他又怎會忘記為了締造新中國而付出的艱辛與犧牲?
我們聽過許許多多關于紅軍過雪山草地的故事,可似乎很少有人像秦華禮一樣去贊美那時的景色。望著他臉上淺淺的笑容,我想,他一定是個浪漫的人,一定是個樂觀的人。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對戰友的生離死別,那掛在天際的一顆顆耀眼星斗,或許給了他些許安慰。但他一定清楚,離去的戰友終將成為星星,照亮他們前進的路。
直到現在,秦華禮還是會時不時唱上一段。唱《紅燈記》選段那一句“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或許讓他想起年少時母親拉著他去報名參軍的場景;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那一句“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或許讓他想起行軍途中那一次次集體合唱,那一次次激情的拉歌;唱《長征組歌》,那一句“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或許讓他想起當年的艱難,卻更驕傲和平的當下。
歌聲灑滿了艱辛的長征路,也深深刻進了秦華禮的心中。
女兒秦志紅每一次聽到父親唱歌,總是熱淚盈眶。她努力地透過父親的歌聲想象當年的場景,想象長征路上背著電臺“滴滴答答”發報時父親的樣子。
那是父親的青春!有著血色浪漫的青春!
如今,已經107歲高齡的秦華禮“依舊調皮得像個孩子”。秦志紅陪他去散步,有人問老人家今年高壽,秦華禮笑瞇瞇地回答人家:“今年7歲了。”秦志紅聽了哭笑不得,卻又覺得“這個老頑童能這樣開玩笑真好”。
這個“老頑童”不僅會和人開玩笑,還會改寫歌詞帶著附近的老人家一起唱歌。就在兩年前,秦華禮在家人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回憶錄——《百年風雨路》。
翻看著那一本厚厚的回憶錄,我開玩笑地對秦華禮說:“秦爺爺,您可真潮!現在所有流行的事,您都做了!”
秦華禮一聽,哈哈大笑。那笑聲中,包含著太多太多烽火硝煙,包含著太多太多創業艱難,也包含著太多太多對生活的無限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