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成風景 傳統產業增活力——安徽制造業快速發展透視
新華社合肥9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正忠、程士華、汪奧娜、董雪
新興產業多點開花“盆景變風景”,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老樹發新枝”。安徽省近年來實施一系列制造強省的政策措施,狠抓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智能制造等工作,工業經濟呈現規模、速度、質量不斷優化,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新興產業多點開花“盆景變風景”
國產DRAM(動態存儲芯片)領軍企業,世界最大的新型液晶平板生產基地,六軸工業機器人產量全國首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國13%,智能手環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這些數據表明,快速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正成為安徽制造的新名片。
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阮華彪認為,以往談起安徽,最先想到的是馬鞍山的鋼鐵、銅陵的銅礦等,安徽經濟的“銅”墻“鐵”壁,在全國范圍內知名度很高。如今,這一標簽正在被“芯”“屏”“器”“合”替代,即芯片、顯示屏、裝備制造及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
在合肥高新區,豐創光罩全自動潔凈室里的生產線正有序運行。今年4月,這個由全球商用光罩巨頭美國福尼克斯集團投建的項目投產,這是中國首條10.5代平板顯示光罩生產線。
在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的磁吸作用下,許多先進制造企業紛至沓來,豐創光罩只是其中之一。出貨量全球第一的京東方顯示屏,國內OLED市占率第一的維信諾,彩虹、康寧雙玻璃基板,先導、江豐、拓吉泰三大靶材制造基地等。
繼平板顯示產業后,安徽集成電路產業也迎來跳躍式發展。以長鑫存儲為龍頭,合肥擁有集成電路企業200余家,形成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成為全國少數幾個擁有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的城市。比如,位居全球前五的晶圓制造企業力晶科技,國內封裝企業龍頭通富微電,聯發科技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紛紛落戶合肥。
“長鑫存儲填補了國內DRAM芯片的空白,并有望挑戰美國、韓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壟斷地位。”合肥市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陶鴻說,DRAM芯片是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最大的單品,去年全球銷售額達到800億美元。合肥長鑫的突破,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果,會在中國半導體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蕪湖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只只機械手臂伸直、抓取、翻轉,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埃夫特總工程師游瑋介紹,埃夫特起步于奇瑞汽車設備部,十多年時間里,從“蹣跚學步”到“健步如飛”,其技術難度最高、應用最廣的六軸關節型工業機器人,在自主品牌中銷量全國第一。
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老樹發新芽”
在技術工藝革新、信息技術融合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引導下,安徽省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
記者近日在榮事達智能工廠中看到,屋主人通過指紋鎖打開家門后,燈光、音樂、窗簾自動打開。語音管家接收指令后,客廳大燈應聲而亮。智能茶幾就像是個大型iPad,可下象棋、放音樂,主人還可通過觸控屏幕控制其他智能單品。
“產品的智能化,生產制造的自動化,是家電業升級的兩個特點。” 安徽省經信廳消費品處副處長張俊說,以家電智能化為主攻方向,家電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原本需要五六十人的車間生產線,改造后只需要一兩名工人就可以。
目前,安徽擁有合肥、滁州2個家電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擁有國家家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合肥)中心、中國家電研究院滁州分院等國家級平臺,擁有惠而浦、美菱等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合肥、滁州、蕪湖的產業基地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家電制造中心。安徽省家電四大件產量連續兩年突破億臺,居全國第二:全國每3臺冰箱、每4臺洗衣機、每5臺空調,就有一臺是“安徽造”。
除了家電,紡織、鋼鐵等行業也在新技術帶動下活力迸發。例如,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強度大,招工難問題突出。安慶華茂新型紡紗智能工廠的建設,萬錠用工由改造前30人降低到15人以下,生產效率提高了50%,在紡織行業得到推廣。
“科創+產業”為高端制造業發展持續賦能
記者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2018年安徽省創新發展指數為112.3,其中20個監測指標有18個指標高于100。創新發展指數提升主要受益于創新環境的持續優化,創新投入的不斷增加和創新產出的加速涌現。其中,創新產出貢獻最大,對全省創新指數提升的貢獻率近40%。
“科創+產業”引領制造業做大做強。阮華彪說,安徽近年來制造業快速發展,主要是靠高新技術在全產業鏈的滲透來帶動。特別是從2007年以來,安徽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大部分在20%以上,位居全國第三位。
安徽省經信廳副廳長王燈明說,安徽實施產業鏈提升行動,堅持“龍頭+配套”“基金+基地”“平臺+合作”等模式,打造了一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形成了20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安徽已形成行業比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