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網媒走進深圳,驚嘆大灣區科技創新“very impressive”
南方網訊(記者/歐陽妍 胡南 梁惠敏 魏申 尹玨文 攝影記者/羅鐘鳴 吳澤嘉)“深圳的發展令人非常驚嘆,‘very impressive’!這個城市的效率、企業的創新成果、人的創新精神和實干精神,處處都讓人感覺到這里非常有活力!” 9月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副總編輯韓詠紅隨“活力灣區 世界共享”東南亞主流網絡媒體灣區行聯合采訪團,時隔18年后,再次踏上深圳這片熱土時發出以上感嘆。
當天,采訪團先后走訪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中集海洋工程實驗室、騰訊公司等,并與市、區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座談會,了解這座創新創業創意之都背后蘊含的科創基因。
深度體驗香港青年前海筑夢創新成果
采訪團在前海展示廳觀看展覽。
今天參觀的首站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走進位于自貿片區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人才驛站、創新工坊、創意展廳,一棟棟建筑整齊排列;便利店、單車停放區等配套設施齊全,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了完善的創業生活環境。在創意展示廳內,一臺運動捕捉攝像機吸引采訪團駐足了解。“這臺攝像機可以鎖定目標,跟隨目標的運動軌跡實時進行拍攝,全程只需要用手機APP即可操作。”
印度尼西亞《商報》副總編輯孫繼飛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試玩自動滑板。
聽完產品開發團隊的介紹,印度尼西亞《商報》副總編輯孫繼飛感慨:“這款產品簡直是記者的福音!”他表示,采訪經常需要提問、攝像、錄音同時進行,必須配備充足人手,但有了這款產品,記者一人便可以完成采訪任務。說罷他還與產品團隊交換了聯系方式,笑稱“我要建議報社團購一批,讓我們的記者工作更便利。”
同樣吸引采訪團眼球的還有一款智能行李箱,箱內設有傳感器,可以拎起即稱重,還可以進行指紋解鎖。采訪團成員們饒有興趣的進行體驗,并不時與講解人員交流產品的售價、發售日期、產品性能等問題。當得知團隊聯合創始人之一郭瑋強是香港籍人士時,聯合早報的副總編輯韓詠紅就“前海對香港創業青年有什么優惠政策、為何選擇來深圳創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自主創新推動“大國重器”走向東南亞
采訪團在中集海工參觀設備模型。
離開夢工廠,走進中集海洋工程實驗室,展廳中央的一臺海洋鉆采設備模型映入眼簾。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2017年中國在南海海域第一次進行可燃冰商用試采所使用的設備模型,目前亞洲僅有新加坡、韓國及中國可以生產此類設備,該設備多應用于海洋石油、可燃冰等海洋資源的開采,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在實驗室2樓,采訪團成員通過VR互動設備體驗中集海工建造的戶外開采設備。記者們對中集海工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業務布局發展情況十分關注。據介紹,中集海工在馬來西亞已有三座鉆采平臺;2014年,中集首個海外堆場項目也落戶泰國第一大港——林查班港;在印尼,中集安瑞科為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建造了世界首艘壓縮天然氣運輸船……未來,中集海工還計劃利用海洋牧場平臺將深海養殖技術推廣到更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解決海洋捕撈強度不斷增大,海域水質污染日益嚴重等問題。
品味騰訊“穿越”未來的科技感
采訪團在騰訊公司合影。
提到軟件信息產業及科技創新,自然離不開騰訊公司。當天下午,采訪團走進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騰訊濱海大廈,開展了一場科技創新體驗之旅。在騰訊視聽影院,采訪團成員認真觀看了科技感十足的貴安七星數據中心介紹視頻。藏在一座山下的數據基地、7×24小時安檢機器人、高敏煙霧探測儀……記者們紛紛感嘆:“以往在電影大片中看到的情節竟然在這里一一實現,一瞬間有一種穿越的感覺,仿佛自己不是置身于現在,而是已經在未來了”。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采訪團認真聽取了深圳市、南山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情況介紹并交流互動,同時,騰訊微信支付團隊還現場展示了上月剛剛發布的微信青蛙pro刷臉支付系統,引發采訪團成員的熱議并紛紛親身體驗。
灣區之行引發外媒熱議點贊
越南《人民報》主任記者蘇黎明接受深圳媒體采訪。
聊起連日來的緊張行程,采訪團的記者們均表示“不虛此行”,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家紛紛熱議點贊。新加坡《海峽時報》駐北京站站長陳丹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給周邊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帶來巨大的機遇,希望能把粵港澳大灣區正在發生的可喜變化,傳達給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地區人們,希望大家共同來思考如何合作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越南《人民報》主任記者蘇黎明雖然漢語表達不太流利,但面對采訪鏡頭,他表示,非常驚訝前海的發展,這對自己國家的發展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印度尼西亞《商報》副總編輯孫繼飛在接受深圳媒體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重大發展戰略,而深圳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本身發展很快,對周邊一些城市,甚至部分地區的行業引領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包括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年輕人都會被吸引前往深圳等地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