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大牌牽手國內電商打造新玩法
從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報告》來看,過去的201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突破1100億歐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場33%,預計未來還將以5-6%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為全球奢侈品市場貢獻超4成的零售額。
聚焦到奢侈品線上平臺的話,以寺庫為例,2019年第一季度,其活躍用戶由上年同期的16.09萬暴漲89.6%至30.50萬,同時刺激訂單量同比增長111.6%。包括普拉達集團在內,今年寺庫新增了超過220個品牌,包括Fossil、Dsquared、Just Cavalli、Guidi、Marie Mercié等。
而近日,時裝界的經典品牌——RALPH LAUREN也正式官宣入駐寺庫奢侈品平臺。RALPH LAUREN的加入,是為了迎合顧客對上層社會完美生活的向往,更是因為品牌實實在在地瞅準了國內奢侈品市場的行情與發展的時機,意圖在這片沃土上有所作為。
而對于各大國際奢侈品大牌來說,他們早就以敏銳的前瞻性捕捉到這一點,在中國的奢侈品市場迎來全面爆發之前,就已經悄然布局。
奢侈品大牌突圍之路 一波三折
時間往前追溯,早在八年前,2011年,奢侈品大牌就開始著手布局APP端口,內容發展各具特色。前些年,在Apple Store上,各大奢侈品牌均有相應App可供下載使用。如Prada此前推出的Il Palazzo、Gucci的Gucci Style、Chanel的Chanel Fashion、D&G的同名App等。
以Chanel為例,其App主打Chanel每一季最新大秀,讓全球用戶都能在手機上直擊品牌動向。而Prada應用程序可以讓App用戶在虛擬宮殿中體驗Prada的太陽眼鏡、項鏈、耳環、手鐲等配飾。而其他大牌,在新媒體的營銷和推廣上,也就僅限于此,并無建樹。從當年的情況來看,中國的消費者還沒有形成在移動互聯網購買奢侈品的習慣,而奢侈品方也沒有下定決心在新媒體銷售領域持續發力。
而隨著互聯網電商的飛速發展,電商上的奢侈品賣家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他們走到了前臺。此時,供應商,這一渠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曾有成千上萬的海淘中小供應商給電商平臺進行貨品支持。但是這些中小供貨商并沒有獲得分銷商或者品牌商的授權,只是通過采購的方式獲取商品,所以該渠道商品基本處于無監管狀態,完全靠海淘供應商的自覺。
與此同時,代購風潮也日益強勁。跟供應商品相比,代購相當于散戶,雖然個體力量小,但人數眾多、規模龐大,滿足了不少奢侈品愛好者的消費需求。但隨著各項關稅新政的出臺,曾經不可一世的代購浪潮勢微漸衰。
而無論是供應商還是代購,它們都是奢侈品在中國的陣痛,中國市場曾經一度出現的銷售低迷,主要就是因為受到了代購等灰色市場交易顯著增加的影響。
奢侈品大牌迎合國內電商新玩法
痛定思痛之后,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進駐國內電商,積極迎合國內電商的新玩法。
在這一點上,各大奢侈品品牌都顯得很“聰明”,走了“捷徑”。有人甚至把奢侈品和互聯網電商的聯合,視為童話般的存在。各大電商平臺擁有天然的優勢,系統的物流、穩定的銷量、良好的銷量都給奢侈品的銷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平臺和機遇。
與以往奢侈品大牌集中在一二線大城市不同,這一次聯姻,三到六線城市在銷量增速上遙遙領先,具有更大發展潛力,特別是奢侈品牌沒有開設門店的地區,空間巨大。可以說,電商與奢侈品雙方的合力,深度挖掘了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這讓奢侈品的線上零售漸入佳境。
而在奢侈品行業,經過一番廝殺與對決,現在整體上呈現出京東、天貓、寺庫三足鼎立的局勢。以這三家為代表的平臺型奢侈品電商的快速崛起,正逐步成長為推動全球奢侈品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愿意信賴這些電商平臺,選擇和他們一起,攜手開拓中國市場。
奢侈品大牌的這一次突破與創新,也讓自己收獲頗豐。2019年6月起,Prada 集團旗下Prada、MiuMiu兩大核心品牌全面入駐寺庫,開拓線上電商渠道。同時,這也是Prada集團首次與中國電子商務平臺合作。
兩年前,寺庫赴美上市,成為亞洲以及中國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奢侈品電商。此次Prada入駐寺庫,使得寺庫股價大漲3.35%。而Prada近期發布的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其銷售額同比增長2.4%,受到專利稅項優惠的正面影響,凈利潤大漲57%。顯而易見,Prada和寺庫的牽手,是一次成功的“雙贏”。
在中國奢侈品消費爆發之際,國外奢侈品大牌在兼顧傳統線下零售渠道的同時,主動擁抱國內的互聯網電商,在爭奪中國“流量”的路上,迎來自己的生機。而國內電商,也以此為契機,以天貓、京東、寺庫為代表的奢侈品綜合電商平臺,開辟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奢侈品電商之路,在國際舞臺上舞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