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振興發展進入新階段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遼寧篇】
光明日報沈陽8月19日電(記者劉勇)新中國工業在這里起步,鋼鐵、化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創造出眾多“共和國第一”。遼寧,山海關外沿海沿邊的東北門戶,環渤海和東北亞地區中心地帶,連接亞歐大陸橋的重要區域,“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
70年來,遼寧在新中國建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物資,輸送了大批人才。黨中央高度關注遼寧振興、牽掛遼寧發展,心系遼寧人民,為遼寧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堅定不移地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迎難而上、砥礪奮進,振興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
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過程中,遼寧直面陣痛和困難,勇于擔當負重前行,持之以恒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深化改革。過去70年,遼寧經濟發展令人矚目。2018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2.5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2年的213.5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952年的3.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616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6%。2019年一季度,遼寧全省生產總值5486.2億元,同比增長6.1%,17個季度以來經濟首次重返6%以上增速,振興發展進入新階段。
遼寧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難題。在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中,遼寧出臺了東北首部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營商環境監管機構,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遼寧省直部門行政職權精簡17.7%,一般性經營企業開辦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3.5個工作日以內,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比例達到97.5%。同時,遼寧積極優化經濟結構,推進動能轉換,“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加快“騰籠換鳥”和新舊動能轉換,提前完成“十三五”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遼寧整合34家事業單位成立五大基地服務中心,推動“一帶五基地”建設,注重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遼寧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步伐不斷加快,出臺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的意見,制定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積極創建中國-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范區,促成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落戶遼寧。目前,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改革試點任務落地率達到91.8%,45項制度創新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
70年崢嶸歲月,伴隨共和國成長,一代代遼寧人前赴后繼,成為奮力前行的動力源,成為塑造時代的奮斗者,他們品味過甘苦,經歷過榮光,用實實在在的改革創新,突破一道道荊棘。如今步入新時代,風清氣正的遼寧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程上,不斷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20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