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過境蔬菜之鄉,記者壽光實地探訪
大眾網·海報新聞壽光8月13日訊(記者 吳軍林 張珈瑋 解強民)今年“利奇馬”比去年“溫比亞”,風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破壞力大。“利奇馬”過境“蔬菜之鄉”壽光,讓多少蔬菜大棚受損?蔬菜價格是否有較大波動?這是不少人關心的話題。記者深入壽光進行了探訪。
“利奇馬”降雨強度超過“溫比亞”壽光成了公眾關注
“今年彌河水位比去年漲了五六十厘米,幸虧大壩加高了,不然真就危險了。”8月12日上午,已經兩夜沒合眼的上口鎮張家屯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偉,正在排查堤壩泥土有無松動跡象。記者12日在菜農大棚采訪時看到,一些大棚正在抽水。
據8月12日壽光市統計,低洼易澇區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13萬畝,沿河部分村莊9.3萬群眾轉移安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壽光再次出現災情的原因是什么?
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專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流量洪水:濰坊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尤其是彌河上游平均降雨量均達到特大暴雨級別,且多為山區、丘陵,匯流速度快。壽光為平原區,河道落差小,雖然經過上游水庫最大限度的調蓄、削峰、錯峰,但上游來水流量仍然很大,加之壽光本身降雨量也達到特大暴雨級別,大量雨水短時間匯入彌河干流。
此外,壽光地處彌河下游,彌河等河道水位較高,壽光地勢低洼區域蔬菜大棚的積水不易排出。下游彌河流速緩慢,且受風暴潮位頂托影響,洪水不易下泄,泄洪入海速度較慢。幾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導致壽光局部再次發生洪災內澇。
8月12日上午,壽光通報:此次降水量為自195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一次降水,降雨強度超過去年“溫比亞”。8月10日9時至11日22時,壽光全市平均降雨287.4毫米。洪峰比去年高出800立方米/秒,全市平均降雨量、折合降水量分別比去年“溫比亞”多57.9毫米和1.27億立方米。
大棚部分進水:14.6萬個大棚中進水1.8萬個,抽水基本完畢
“如果今年的雨量是下在去年,那我們這些大棚就真完了。”12日下午,壽光市紀臺鎮鎮武廟村支部書記王洪坤不住地向記者感慨。
“村里大約310個大棚,2/3是黃瓜棚,其余的是茄子。老百姓一個棚施五六千塊錢的肥料,現在一抽水基本上就沒有了,肯定要重新施肥,重新處理苗子。”王洪坤說。
12日下午,壽光市紀臺鎮鎮武廟村一大棚正在排水
村民徐廷亮家有三個大棚,其中兩個茄子棚,一個黃瓜棚,正用水泵緊鑼密鼓地抽水。“現在水已經淺了很多,不抽水的話苗子肯定保不住,估計兩天之內這三個棚里的水就能抽干凈了。”徐廷亮說,接下來要抓緊查缺補漏補種新苗。
據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秀欣介紹,壽光市大棚數量14.6萬個,此次有1.8萬個大棚不同程度進水受災。截至12日18時完成排水、基本未受影響的有2700個,水仍未排完的有720個。
據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秀欣介紹,壽光市大棚數量14.6萬個,此次有1.8萬個大棚不同程度進水受災。截至12日18時完成排水、基本未受影響的有2700個,水仍未排完的有720個。
壽光蔬菜處于休棚期,對價格影響不大
8月12日,記者從壽光市有關部門和中國(壽光)物流園等相關方面獲悉,蔬菜平均價格上漲一角錢,但比去年同期低三分錢,臺風對壽光大棚和蔬菜價格影響甚微。
有關人士分析,壽光蔬菜的品質較以前顯著提升,但受近年來全國各地發展蔬菜產業的影響,蔬菜規模和數量在全國的占比呈下降趨勢,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對全國蔬菜供應基本沒有影響。北京市每年蔬菜供應量約為852.0萬噸,壽光蔬菜供應約為8.4萬噸,占北京蔬菜供應總量不到1.0%。
記者從中國·壽光蔬菜指數網上看到,8月11日西紅柿、黃瓜、辣椒的批發價格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辣椒、黃瓜漲幅相對較大。而在壽光本地的全福元超市,記者看到,大多數蔬菜的價格較災前沒太大變化,也未出現搶購或斷貨現象。
對于個別蔬菜價格較快上漲這一現象,隋玉美稱,這是因為壽光當地正處于休棚期,貨源緊俏,受全國各地普降暴雨影響,以往進入壽光的運菜車輛無法及時到達,外地蔬菜進不來,買家客戶減少,導致物流園蔬菜交易量減少的同時,也一定程度加劇了供需矛盾,造成個別菜品價格顯著上漲,但平均價格總體是平穩的。
吃一塹長一智,壽光大量資金整修排澇工程改造大棚
“吃一塹長一智”,壽光接受了去年教訓,也找出了問題癥結,下功夫解決這些問題。去年“溫比亞”臺風過后,濰坊市迅速組織實施了彌河、丹河等河道治理,彌河改造后,設計流量提高到4900立方米/秒,防洪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壽光市投入大量資金整修低洼易澇地區農田排澇工程,全面落實河湖清違清障,并對大棚進行了排水改造。構建道路排水與其他水利工程互聯互通的排水網絡,建成棚(田)通渠、渠連溝、溝進河、河入海的防洪排澇體系。去年受災后當地重修的水渠,在此次災情應對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12日下午,記者還在鎮武廟村了解到,此前,該村大棚使用的電閘、電表是地下式的,在地上壘個小棚子安放,小的雨情能正常使用,出現大的雨情就容易進水、受潮,導致跳閘斷電。現在則全部改設在電線桿上。
12日下午,記者還在鎮武廟村了解到,此前,該村大棚使用的電閘、電表是地下式的,在地上壘個小棚子安放,小的雨情能正常使用,出現大的雨情就容易進水、受潮,導致跳閘斷電。現在則全部改設在電線桿上。
紀臺鎮村民趙秀芳說,大棚雨水排放速度增快,是因為“今年修了排水渠,水能排出去了。去年直接排到國道上,通車都困難。”
“疏通村級農田水網,形成積水棚入管、管入渠、渠入溝、溝入河的貫通機制,全面保障積澇問題的解決。”紀臺鎮黨委書記劉玉玲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村民們防患意識大大增強提前應對,大棚投保量顯著提高
幸運的是,有了去年的經驗和教訓,村民們應對起來明顯從容得多。
記者現場了解到,雖然鎮武廟村300多個大棚幾乎全部進水,但在臺風“利奇馬”來到以前,通過各方面的宣傳,村民們從七八號就早早地備好了水泵。“老百姓今年準備工作做得比較成功,10號晚上下著雨他們都沒停抽水,進水比較少的大棚現在已經抽完了,進水厲害的還在陸陸續續地抽。”王洪坤說。
王洪坤還說,其實今年更直觀的改變是村民們的防患意識大大增強了,“大家都及時收看天氣預報和各方面的預警,做了防范措施。”
除了加強排灌設施的鋪設,壽光當地大棚投保數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壽光市農業局去年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為溫室大棚購買保險的數字為257畝。承辦大棚保險的中國人保財險壽光支公司一位人士透露,“2018年一共做了120個大棚。”“這個是一項惠農政策,但也不能強制菜農投保,認知需要一個過程。這幾年在加大推行,但財政也不太可能全覆蓋,大棚保險這項,財政補貼是50%,其他要由農戶自己承擔。”
不過,在有了2018年的經歷,以及相關保險條款調整后,大棚投保數量有了明顯增長。8月12日上午,壽光市農業局人士向記者表示,“因為還沒到截止期限,還沒具體數據,今年投保數量在幾萬個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