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火種從這里點燃
八月一日,火種從這里點燃
——記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
■鄭文達 李晨
92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火種源自于此。
92年后,世界軍人運動會的火種取自于此。
火種在南昌點燃,是歷史選擇。
“創軍人榮耀、筑世界和平”。古往今來,為著同一個愿景,人們相聚于南昌。一如軍運會火炬的頂部造型,“和平、發展、友誼”,三團火焰緊靠相融。
(一)
2019年8月1日,人民軍隊的92歲生日。
這一天,是退役軍人周文從曾經守衛過的邊防線回來的第一天,從滿洲里國門趕往火炬傳遞的第一站,他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女,分享家鄉的榮耀。
這一天,是井岡山人武部的老兵曾潤洲和戰友們一起傳遞火炬的日子,作為我軍成立最早的“紅軍武裝部”的接班人,他們帶來了紅色井岡的星星之火,讓火焰更加耀眼。
這一天,也是軍運會志愿者、人民教師王芳的55歲生日。伴著初升的朝陽,她和志愿者們一早來到八一廣場,翹首盼望著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圣火火種采集和火炬傳遞啟動儀式的舉行。
采火儀式現場設置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內革命舊址前,圣火采集使者方銘璐手握采火棒在采火盆前站立,約10秒后,火種成功點燃。
穿越躍動的火光,方銘璐看到曾祖父方志敏烈士在《可愛的祖國》中的希冀已經成真——中華大地“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這來自人民軍隊誕生地的火種,點燃了安放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前的圣火盆,隨后由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秘書長曼比·科伊塔點燃第一支火炬。
在這軍旗升起的地方,熊熊燃燒的圣火背后,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形如軍刺,落地成碑。
“共享友誼、同筑和平”——本屆軍運會主題凝聚了穿越時空的力量,也照亮了世界各國軍人的期待。
(二)
英雄城,第一棒!
八一學校、八一大橋、八一大道、八一廣場、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舊址……以“八一”命名的單位近200家,“八一”成為“英雄城”一個特殊的符號,深深根植于這片熱土。每一個人,都充盈著向歷史致敬的熱情;每一條街,都書寫著對鐵血軍魂的追憶。
在南昌工作了16年,江西省勞動模范、公交車司機陳軍依然記得第一眼看見八一廣場的樣子——“四周都是草坪,最高的百貨大樓也才4、5層高。”
面對“勞動模范”這項榮譽,已經41歲的陳軍仍覺“受之有愧”——“我們就像是城市的動脈,很多人需要我們保障出行。”
誠然,“八一”也如血脈一樣滋養著南昌城,讓每一次跳動都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能成為火炬手,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將努力當好八一軍旗的擎旗手!為新時代國防動員事業做出不懈努力!”南昌市西湖區人武部政治委員胡洪武告訴記者。
8歲的彭冠玉是個十足的“小軍迷”,常聽媽媽講述爺爺當炮兵、上戰場殺敵的英勇故事,他的夢想也從想開吊機轉為想開挖土機,最后想了想,“還是開坦克吧!”
“八一”,讓夢想不再遙遠。今天,媽媽帶著小冠玉來到紀念館中,看看那些以前只能在軍旅劇中看到的槍支、武器,也聽聽發生在南昌城中的英雄故事。
夢想的火種,在心中越燃越亮。
78天后,渴望站上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最高領獎臺上的運動健兒,將會用拼搏續寫人民軍隊的嶄新傳奇。
初心,不曾改變。
這火種,是希望,是未來,更是傳奇。
(三)
1000米,20棒火炬。
不斷沖擊著“更高、更快、更強”的中國籃球標志性人物——王治郅,在軍運會火炬傳遞的路上,每一米,他都想跑得慢一點,再慢一點。
賽場上的速度與激情,此刻都化為踩下的每一個穩健步伐。
走得穩,才能行得遠。
一路走來,中國軍人在歷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取得了13金、30金、31金、38金、37金和32金的優異成績。我軍體育健兒用輝煌的戰績、無悔的拼搏,生動詮釋著中國軍人的血性和軍魂!
當王治郅高舉火炬跑過志愿者劉毅雄的身旁,這位站在烈日下的17歲在校生不由得將手中的旗桿握得更緊。望著飄揚在頭頂的五星紅旗,劉毅雄也想著有一日能“為國出征”,讓五星紅旗飄揚在最高領獎臺上。
2019年10月18日,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近萬名軍人將齊聚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參與27個大項、328個小項的精彩角逐。
猶記得,那年那天,共產黨人匯聚南昌,誕生了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
轉眼間,今日今時,世界目光聚焦南昌,點燃了軍運會“和平榮光”火炬。
八月一日,火種從這里點燃。
中國軍隊,從這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