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實施對代購影響如何?一部分被限制、少數想辦法逃脫
商品超重便花二三千元升艙,監管嚴格就選擇其他城市
電商法實施,代購“求生”出新招
“現在刷朋友圈找代購難了,刷到的概率小多了。”日前,在北京工作的姚剛對記者說。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施行。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從事網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納稅。
如今,電商法已經實施近7個月,對之前從事代購的人影響如何?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盡管電商法的實施對一部分代購者產生了限制作用,但仍有少數代購者通過各種伎倆逃稅。
為多帶貨改頭等艙或商務艙
在北京干了多年代購的李軍偉(化名),始終不愿意放棄3個微信號里的眾多客戶,他選擇繼續做代購。
“如今不僅要制訂最佳的購物方案,還要為如何順利通過海關打好算盤。”李軍偉說。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像代購,李軍偉現在只帶一個大箱子托運和一個小箱子登機,帶的貨較之從前自然也少了很多。
據李軍偉介紹,目前所有非韓國本土的品牌商品,在免稅店采購以后,不能在免稅店當場提貨,必須是在離開韓國當天,在機場拿到機票,辦理完大箱子托運以后,過了安檢進入候機區時才能取。而韓國所有的航空公司登機口都限重了,有的限重10公斤,最少限重5公斤,這就意味著只能購買少量的歐美品牌商品。
“超重的話就得把東西扔掉,或者花兩三千元升頭等艙或商務艙,能多帶5到10公斤的貨。如果頭等艙滿了,就只能改簽了。天冷的時候我會把東西拿透明膠帶纏在身上,穿上外套就看不出來了。而現在是夏天,穿著外套太顯眼,超重只能認栽了。”他感嘆道。
選擇降落到查得松的城市
“上海機場是代購圈里公認查得最嚴的,我都是選擇降落到查得松的城市再坐車回上海。具體哪里查得松,平時圈里的朋友之間會交流。”在上海做代購的李麗(化名)告訴記者。
其中,讓李麗最害怕的是海關的“抽樣開箱檢查”環節。李麗稱,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開箱檢查,遇到開箱,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海關工作人員通過你的神態、著裝認出了你是代購;二是箱子過X光時被發現了可疑物品。
然而李麗還是有辦法躲避。“日韓代購以女生居多。為了節約成本,往往都是單打獨斗,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早起排隊、搶貨,推著幾十公斤的箱子趕路,經常弄得灰頭土臉,沒工夫洗漱打扮。而女生又比較在意別人的眼光,于是會戴帽子蓋住油膩的頭發,為了搬東西還會穿上運動鞋。一般海關工作人員看到這副裝扮又帶了好幾個箱子的,就基本認定是代購了。”李麗說。
李麗告訴記者,現在的職業代購只敢帶一大一小兩個箱子,多一個都會被查。而為了更像游客,則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凈整潔。“眼神中不能帶著憂慮和畏懼,盡量趕在人多的時候往外混。”
“購物小票不能放在身上,盡量扔掉。如果被開箱了,就有可能會搜身。被查到的話,本土商品要補稅30%,奢侈品和歐美化妝品要補稅60%。如果查到一個2萬元的包要補1萬多元,這一趟肯定賠了。”李麗說,所帶商品超過8000元以上的那些需要納稅。為了逃稅,她會把包、項鏈、戒指等貴重商品帶在身上,裝作是自己的東西。
李麗表示,有一些貴重商品需要小票才能在中國保修。為了高額的回報,她通常會找一個有同樣需求的代購,互相交換著裝小票過關。“找不相關的人幫著裝小票能降低風險,如果是同行人員則容易被查到。”
記者了解到,一些旅行公司的導游也兼職做代購,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來逃避海關的檢查。
老胡在北京一家旅行社做導游已有十幾年,最近幾年主要帶歐洲團。能讓老胡鋌而走險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幫人代購手表。
歐洲的高檔手表一塊能賣到幾萬元甚至更貴,每帶回國一塊都會有豐厚的利潤,但這也是代購中風險最大的商品之一。當老胡一次代購兩三塊手表的時候,他還是會求助團友,讓他們幫著帶。
從事代購須登記并依法納稅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律師認為,境外代購行為本身不違法,是否違法取決于代購后是否申報和繳納稅款,這個標準一直如此。電商法出臺只是明確了什么樣的電子商務從業者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并規范了電子商務行為,并沒有否定境外代購。
那么什么樣的境外代購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呢?趙良善表示,除了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從事代購都必須依法進行登記辦理營業執照。不僅要辦理營業執照,還要履行納稅義務,并且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當這些代購被定性為違法時,將受到哪些處罰呢?趙良善表示,首先,將受到行政處罰。其次,根據電商法第八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注意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等8部門于今年6月~11月聯合開展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也就是“網劍行動”,對海外代購行為嚴格監管,并加大對跨境電商進出口環節整治力度。
“私下從事代購活動,且無相關資質,這不僅加大了消費者維權難度,也涉嫌違法。隨著有關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代購們的求生新伎倆必將受限,依法從事境外代購才是正道。”趙良善說。(周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