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全力以赴打好高質量脫貧攻堅戰
“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訪貧問苦的腳步遍布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對貧困群眾始終念茲在茲、惦念在心。
大江南北,囑托殷殷。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考察調研,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既是對當地脫貧工作的關心鼓舞,也是對全國合力攻堅、攻城拔寨的加油鼓勁。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是如響鼓重錘、催人奮進,吹響了高質量脫貧攻堅的沖鋒號角。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正處于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正值“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時,擺在我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廣大黨員干部務必拿出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一鼓作氣、頑強作戰,切實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攻下最后的貧困堡壘,全力以赴打贏打好脫貧攻堅的“組合拳”。
精準發力,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讓廣大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體現在脫貧工作上,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產業發展、政策“兜底”等有效舉措讓群眾整體收入越來越高,但部分群眾卻存在“有獲得卻無感”的現象。經過調研發現,一些地方脫貧攻堅主要聚焦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有的地方治理比較粗放,群眾普遍關心的信息、財務公開執行不到位;少數群眾仍抱有“等靠要”思想,“精神貧困”成為了脫貧攻堅路上難過的坎、難爬的坡……面對種種問題和困難,我們該如何踐行初心,又該如何讓群眾既有“獲得”也有“感”?筆者認為,唯有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從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破解基層治理“軟肋”、拔掉群眾精神“窮根”上下功夫,才能讓廣大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集中火力,堅定“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決心,讓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立下的“軍令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都前所未有。六年來,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累計減貧8239萬人,貧困發生率降低8.5個百分點,僅2018年農村貧困人口就減少1386萬,脫貧攻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困難較多”,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因此,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必須要咬定目標不放松,堅定“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決心,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同心協力,堅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心,讓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可是在一些地方,“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卻仍然存在,不僅違背了“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更嚴重損害了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要知道,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確保“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不僅是脫貧攻堅的莊嚴承諾,更是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打贏脫貧攻堅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對今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的目標,廣大黨員干部只要同心協力、一鼓作氣,不斷攻克脫貧攻堅過程中的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確保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就一定能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過越有奔頭,讓“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徹底變成現實。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處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奮斗的目標。如今,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不到兩年時間,越到緊要關頭,我們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奮力書寫高質量脫貧攻堅的時代新答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