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識平:下足“繡花功夫”決勝脫貧攻堅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題:下足“繡花功夫”決勝脫貧攻堅
辛識平
當前,不少地方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對存在的問題把脈問診,認認真真抓整改,為決勝脫貧攻堅打下扎實基礎。
過去6年多來,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指引下,廣大干部群眾合力攻堅,使全國43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8200多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聚焦“精準”二字,廣大扶貧干部挨家挨戶摸情況,一個一個解難題,用扎實的作風、細致的工作推動脫貧攻堅蹄疾步穩向前邁進。
脫貧攻堅越是深入,就越需要奔著問題去,把工作做得更細更深更實。一些地方通過實地調研、征求民意等方式,梳理出扶貧工作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有的扶貧標準把握不當,扶貧對象識別不精準,存在扶貧“吊高胃口”現象;有的政策落實有偏差,存在簡單化、“一刀切”的問題;有的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看數字報表不問實際成效,存在“壘大戶”“造盆景”現象……諸如這些問題,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背道而馳,讓政策效果打了折扣,不利于脫真貧、真脫貧。
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對照中央要求,認真檢視問題,切實整改落實,正是共產黨人初心與使命的生動體現,也是確保脫貧質量的有效路徑。針對扶貧“吊高胃口”、對象識別不準等問題,一些地方成立專門工作組,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深入村村戶戶,仔仔細細察實情、看偏差,制定相關整改措施;有的開展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回頭看”,全面查漏補缺,不符合條件的一律清退,該納入的全部納入,受到群眾歡迎。這正說明,做到“精準”,需要在工作方法和作風上更加突出一個“實”字,舍得下一番“繡花功夫”。
消除存在千百年的絕對貧困,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搞數字脫貧、算賬脫貧等“花架子”。當前扶貧工作的關鍵,就是要把好鋼用到刀刃上,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下更大的功夫補齊短板,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幸福不會突然從天而降。扶貧工作應堅持立足實際、久久為功,以精細的工作解決好貧困群眾的眼前急需和后顧之憂,為他們勤勞致富創造條件。把各方面工作做實做到位,把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心勁充分激發起來,就一定會干出越來越紅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