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讓初心和使命在群眾身邊有聲更有形
一段時間以來,革命老區陸續脫貧引發關注。江西井岡山成為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后第一個“摘帽”的貧困縣;素有“共和國搖籃”之譽的瑞金在贛南老區率先脫貧;湖南桑植告別無國道、無鐵路、無高速公路的歷史……近年來,革命老區建設發展步入快車道,書寫下一個個振奮人心的脫貧攻堅的故事,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見證和寫照。
“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我們黨自成立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寫到自己的旗幟上,并為之不懈奮斗。從南湖紅船到井岡星火,從延安寶塔到柏坡松濤,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特別是從天安門城樓的紅旗飄揚到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指向只有一個,就是要擺脫貧困,創造美好生活,讓人民群眾都過上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好日子,這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更是我們黨的政治責任。“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念茲在茲、親力親為、親自掛帥出征,足跡踏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縱橫跨越中國版圖,由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溫暖著每一個貧困家庭。
脫貧攻堅,連接昨天、今天和明天。回望古今,與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富民措施相比,我們黨領導脫貧攻堅的偉大之處,就在于我們的扶貧攻堅是全面的扶貧攻堅,是一個都不能少的脫貧攻堅。“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人口邁入全面小康。”是黨中央對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鄭重承諾。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樣的決策決心,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見證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懷、對中華民族的責任擔當。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道是盤山道,橋是鐵索橋,非眾志成城不能成之,非一鼓作氣不能勝之。當前,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既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完成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的重要保證,更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力之源。脫貧攻堅越是到了緊要關頭,越要有戰之必勝的信念、破釜沉舟的決心、滾石上山的韌勁,始終保持攻山頭、拔要塞的勁頭,細化方法、實化舉措,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把初心和使命拋灑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沒有拔不掉的窮根,沒有移不走的窮山。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錨定“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把握平衡點、找準著力點、防范風險點,真抓實干、積極作為,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更加富有成效,就能使這場硬仗中的硬仗贏在“沖刺階段”、贏在“關鍵時期”,贏得全面徹底,贏得振奮人心,讓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群眾身邊更有聲、更有形。(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