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夾生干部” 爭當行家里手
近日,“夾生干部”成了熱詞。媒體報道稱,有的黨員干部對分管業務不熟悉、對分工領域政策規定一知半解;有的工作標準低,不愛學習政策、不想鉆研業務……種種“不”,導致工作落實不到位,簡單的事情變復雜,甚至誤導領導決策,大大降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表面上看,“夾生干部”是“能力夾生”“業務夾生”,對業務工作一知半解,實則反映出責任感缺失、使命感弱化。
有人可能會認為,黨員干部不需要什么專業能力,只要會協調管理就行了,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要求,擬任干部考察須“過五關”,其中就有能力關,要強化專業素養考察,深入了解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專業精神等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對一些專業性強、法律法規應用較廣的崗位上的黨員干部,必須注重其專業精神、專業能力的考核,要讓既有實踐經驗、又有專業素養和能力的干部得到更好的使用。
提升黨員干部業務的專業能力是破解“能力夾生”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使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努力成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實地調研,根據“夾生干部”的癥結“對癥下藥”,針對黨員干部業務能力的薄弱處實行“靶向補足”,加大黨員干部在業務領域范圍內的教育培訓力度,健全培訓體系,完善培訓內容,引導“夾生干部”進行“充電”,提升能力素質。
工作干得好,能力是一方面,態度也很重要。仔細分析“夾生干部”的能力短板,不少都很“低級”,而且,有的干部常以“沒有相關規定”“按照慣例”等為由擋住群眾辦事的腳步。其實,老百姓的一些事情只需要黨員干部幫忙去查閱一下資料、打一個咨詢電話,或者到現場看看,問題也許就能夠迎刃而解。
有的群眾反映,身邊有不少“屁股沒坐熱就走人”的“飛鴿牌”黨員干部,他們往往心沉不下來、事干不下去。究其原因,則在于“兩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進步,就想去活動”的不良風氣。對這種“工作浮在面上”的工作作風,各級黨組織要加強監督、引導和教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各級黨員干部要按照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要求,持之以恒地熟悉和掌握分管領域的政策規定,不斷增強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素質,真正把為人民服務做實做好。(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