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期待和而不同的世界
5月22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如期閉幕。這場文明之約,不僅印證了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和諧共生的可能性,更為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夯實了人文基礎,凝聚起發展共識。
回顧過去一周里文明碰撞的美妙瞬間,既可共賞多元文化之美,也能共謀文明發展之道。在亞洲文化嘉年華上,《絲路綻放》《盛世梨園》《今夜無人入睡》等表演點亮文化盛宴;在“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上,觀眾可以飽覽亞洲47國以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451件組文物;在持續一周的亞洲美食節上,食客能夠領略絢麗多彩的亞洲文化風情和文明風采……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的那樣,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在中國大地上展開的一系列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往對話,有望成為團結亞洲、凝聚世界的文明佳話。
不流通的江河是一潭死水,不交流的文明只會固步自封。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如果各國重新回到一個個自我封閉的孤島,人類文明就將因老死不相往來而喪失生機活力。倘若長期自我封閉,文明必將走向衰落,這是歷史規律,也是歷史大勢。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人類文明才能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
世界是多樣的,文明是多彩的。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從公元前140多年張騫打通東西方的“鑿空之旅”,到600多年前鄭和“共享太平之福”的七下西洋,事實證明,文明的交流互鑒是對等的、平等的,而不是強制的、強迫的;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是單一的、單向的。平等和尊重可以產生機遇、創造財富,傲慢和偏見只會制造災難、形成誤解。擁有一雙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才能讓文明的百花園群芳競艷。
幾乎同時,在地球的另一端,種族主義色彩濃厚的“對華文明沖突論”卻沉渣泛起,聲稱“這是一場與一種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識形態的斗爭”。這種以人種來確定文明、以文明來確定國家沖突的邏輯,令國際社會驚詫。兩相對比下,誰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程有目共睹。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圓滿成功,世界各個角落文明交流的生動故事,都在用事實雄辯地證明,有分歧不可怕,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有百害而無一利。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美美與共,這是歷史發展的潮流,不以誰的意志為轉移。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文明對話永不謝幕。祝福融會通達的亞洲,期待和而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