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必將成為亞洲文明對話的典范
劉明 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黨委常委
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呼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大約20天前,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論壇上就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議。
這一前一后的兩場重大活動,不僅有著時間上的關聯,而且有著內涵上的邏輯。可以說,“一帶一路”建設既是新時代文明對話交流的生動實踐,又必將推動亞洲、乃至全球性的文明對話交流不斷邁上新臺階、再創新水平。
第一,“一帶一路”再造增長與繁榮。戰后世界經濟經歷過數輪增長周期,也數度面臨“增長極限”的困擾。特別是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理論再度引發極大關注。然而,“一帶一路”正在書寫另一個不同的故事。基礎設施的興建、城市化發展、貿易和投資的擴張,帶動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長,這相應地意味著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人可以擺脫貧困。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面向未來,我們應該把握大勢、順應潮流,努力把亞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第二,“一帶一路”意味著惠及各方的包容。習近平主席指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艷。“一帶一路”將全方位加強基礎設施聯通,以及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技術,還有人才等各方面交流,同時探索全球增長新動能,構建國際合作新平臺。它是開放和共同發展的進程,不是排他性的集團或者“中國俱樂部”。“一帶一路”不僅將造福沿線各國,也將惠及參與各方,更將推動全球性增長。我們應該抓住實現亞洲人民普遍繁榮、推動人類共同進步的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
第三,“一帶一路”推動新一輪開放與合作。“一帶一路”本質上是多邊的。盡管世界上存在這樣那樣的緊張關系,它卻呼喚更多的開放與合作。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歷史上,中華文明就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親仁善鄰、協和萬邦也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他還強調,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這是中國的愿景,也是中國的行動。在今天不斷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中,越來越多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被吸引參加,包括國際金融公司、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一帶一路”正在整合更多力量,更具多邊特征,進一步展示著新時代中國更加開放的總體方向,為全方位的、更具深度的國際合作提供著廣闊的舞臺,也必將持續推動新時代的全球化進程。
第四,“一帶一路”打造更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主席十分重視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要求我們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今天,“一帶一路”建設突出推動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對接,聚焦綠色發展。曾經有人指責“一帶一路”是所謂的“債務陷阱”。然而,迄今沒有一個國家因為來自中國的相關融資陷入困境,也沒有一個“一帶一路”項目在當地引發系統性債務問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理念與鮮明特色。
第五,“一帶一路”構建更加穩固的和平與穩定的根基。習近平主席指出,亞洲人民期待一個和平安寧的亞洲,希望各國互尊互信、和睦相處,廣泛開展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動,共同維護比金子還珍貴的和平時光。應該認識到,“一帶一路”使得中國能夠以建設與和平的方式融入地區和全球體系。這對于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發展建設、穩定和互惠的關系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推動基礎設施改善和城市化,消除貧困,這也有助于鏟除恐怖主義的土壤,人民更加心向和平與穩定。
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指出,"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歷史反復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文明沖突論”沒有出路,“文明對話觀”才可能創造普遍繁榮與持久和平;以“與不同文明的斗爭”作為依據,制定所謂的國家戰略沒有出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交流溝通世界,才能共同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
“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幾十年來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理念之一,“一帶一路”建設也正在從收獲早期成果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它對亞洲以至于世界范圍內文明對話與交流的深刻影響和豐富內涵,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次展開,并不斷綻放出奪目的光彩。亞洲各國人民應當攜起手來,擁抱這一光輝燦爛的未來,并在共創未來的偉大實踐中再造亞洲文明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