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世園會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六項原則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上的講話殷切希望這片園區所闡釋的綠色發展理念能傳導至世界各個角落,號召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環境保護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重大關切、下大力抓的戰略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第3期《求是》雜志發表的《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這篇重要講話,科學概括了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是認識和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嚴密理論體系的基本原則。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核心,也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多謀打基礎、利長遠的善事,多干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實質上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重要的發展理念,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這就需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載的限度內,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意味著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宜居的環境,關系著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具有典型的公共產品屬性。我們黨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用“命脈”把人與山水林田湖草連在一起,生動形象地闡述了人與自然之間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一體性關系。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要從系統工程角度尋求治理修復之道,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整體施策、多策并舉,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表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進行整體保護、宏觀管控、綜合治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持生態平衡、維護生態功能,達到系統治理的最佳效果。
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要加快制度創新,建立起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著力破解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保護生態環境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實踐,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唯有攜手合作,我們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生物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