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火焰藍】僅有一個籃球場訓練,這支消防隊如何守衛武漢最繁華地帶
中國網4月25日訊 (彭瑤)武漢消防救援支隊江漢中隊緊鄰武漢最繁華的江漢路商圈、武廣商圈與漢正街商圈,轄區面積8.6平方公里,擔負著“天下第一街”漢正街、長江隧道、百年老漢口歷史文化街區及周邊510余家重點單位、30余萬人口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
由于江漢區是武漢最繁華的地帶,寸土寸金。地處鬧市的江漢中隊僅有一個籃球場、一座用舊樓改造的訓練塔作為訓練場地。
訓練場地有限,滅火救援任務艱巨,江漢中隊如何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武漢消防救援支隊江漢中隊中隊長助理李長春介紹江漢區防火工作。中國網 彭瑤 攝
訓練科目最貼近實戰
“中隊將訓練科目的設置和轄區滅火救援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江漢中隊中隊長助理李長春說,“我們訓練的科目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但一定是最實用的。”
江漢中隊消防員進行訓練。中國網 彭瑤 攝
李長春指出,如果樓房起火,30米外兩個人架梯6秒就能進2樓,這樣的訓練雖然看上去精彩,卻并不符合江漢中隊轄區的實際。在大型火場人員不夠的情況下,一個人也得把梯子架起來。“我們會給消防員設置各種災情訓練,比如不同的起火樓層、不同的困人情況。不斷總結戰斗分工、戰術選擇、戰斗動作,消防員到了實戰中馬上就能用上。”
江漢中隊消防員進行訓練。中國網 彭瑤 攝
針對轄區老式居民建筑較多的情況,江漢中隊提出了“樓層火災進樓層,悶頂火災進悶頂”的戰法,即撲救樓層火災要進入樓層內攻滅火,撲救悶頂火災要上到房頂,掀開瓦片向內打水滅火。同時,中隊創新訓練模式和操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性強的戰斗編成,在幾千起老式居民建筑火災撲救中,均取得極大成功。
江漢中隊消防員進行訓練。中國網 彭瑤 攝
“135”工作機制初步遏制初起火災
街巷錯綜復雜、人員密集,“大塊頭”的消防車難以穿行。李長春介紹,江漢區通過建設小型站和社區微型站,配備消防摩托車和電瓶車,建立起了社區微型站一分鐘內到達火災現場,小型站三分鐘內到達,消防中隊五分鐘內到達的“135”工作機制,有效遏制了初起火災,極大緩解了中隊的壓力。
江漢中隊消防員進行訓練。中國網 彭瑤 攝
“中隊把轄區劃分為十八個網格,由一名黨員帶領兩名團員,與社區共建,每月為他們開展一次消防排查和消防知識培訓。”江漢中隊政治指導員張重告訴中國網,社區消防員還每晚進行廣播宣傳,巡查排除火災隱患。
“在中隊的努力下,轄區老百姓的防火意識越來越高。現在整體警情中,火災警情在下降。”張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