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打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打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葉昊鳴、郝曉靜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迎來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涌的生動局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科技創新的內容受到社會關注。
關鍵核心技術怎樣攻關?科技如何支撐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可預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接受新華社采訪。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燃眉之急”“心腹之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也看原始創新
“總體上看,在信息通信、高端裝備、工業基礎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和關鍵產業,我國存在明顯的短板。”白春禮說,這些短板是我們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白春禮說,中科院作為科技國家隊,主動請纓,從去年開始,新啟動了計算系統、網絡安全等先導科技專項,要求項目責任人立“軍令狀”,明確了“三不”原則,即不申報獎勵、不調動工作、不從事其他項目工作,希望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早日攻關成功。
“目前這幾個項目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相信經過一段時期努力,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提升,能夠有效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瓶頸’制約。”白春禮說,補齊所有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離不開大力度的持續投入、良好的科技知識和人才積累等因素。
他表示:“關鍵核心技術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們的基礎研究水平。只有多一些從0到1的原始創新,我們才有更強的能力去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北京接受新華社采訪。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科創中心、雄安新區:科技國家隊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過去一年,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
“中科院與地方政府一起共建了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白春禮說,科技國家隊要為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出一把力”,這些創新高地將充分發揮輻射效應,促進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同時,中科院正在與廣東討論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國家科研力量的重要作用。
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我們已經與雄安簽署了協議,準備建立雄安科技創新研究院,針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提前布局科技力量,包括數據網絡和人才培養體系等,并對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白春禮說。
此外,中科院正在與當地企業合作,致力于把光電芯片等高新技術產業落戶雄安新區。
大國重器、普惠民生:2019年會有更多驚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科院建院70周年,還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關鍵年,許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任務的實施都到了決勝節點。
白春禮列舉,國家重大任務方面,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核心電子器件等,都將取得突破性進展。戰略高技術和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方面,人工智能芯片、自動駕駛、大數據與云計算、新一代超算系統等關鍵技術,都會取得新的進展。
民生健康方面,新型抗阿爾茨海默癥創新藥物有望上市,治療腫瘤、紅斑狼瘡、肺動脈高壓等一批重大創新藥物將進入臨床測試或上市,國產的重離子治癌系統等一批高端醫療裝備也將進入到商用階段。
白春禮說,目前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加速發展的時期,隨著各項重大科技任務的進展,2019年的重大創新成果產出可能還會有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