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團,習近平響鼓重錘
【習近平2019“兩會新語”系列之三】
新華網 金佳緒
【學習進行時】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對進入“倒計時”的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進一步重要部署。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這是十八大以來他在兩會上首次來到甘肅代表團。
“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在聽取了代表們的發言后,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明確要求對脫貧攻堅工作要“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
巨大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這些年來,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講話中,習近平高度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從2012年到2018年,我國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到1660萬人,6年時間減少了8000多萬人,連續6年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2013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8萬個,2018年底還剩2.6萬個貧困村;832個貧困縣有一半摘帽……
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關鍵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
習近平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走遍了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從深入地方考察到召開重要會議,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下一番‘繡花’功夫”的“精準扶貧”策略。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站在關鍵之年重要節點,習近平再次發出了脫貧攻堅的沖鋒號令。
一鼓作氣——四個“要”宣示必勝信心
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今后兩年,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指出,脫貧攻堅工作到了“最吃勁的時候”。
“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面對脫貧攻堅形勢,習近平作出明確宣示,字字句句擲地有聲。
對于下階段工作,習近平提出了4個“要”:
——要咬定目標不放松。
——要整治問題不手軟。
——要落實責任不松勁。
——要轉變作風不懈怠。
這四個“要”既是堅定必勝信心的明確宣示,也是對脫貧進程、脫貧“成色”的具體要求。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關注始終如一,對脫貧攻堅的部署巨細無遺。
聚焦問題——響鼓也要重錘敲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習近平提出的四個“要”就是以問題為導向的“重錘”:
咬定目標不放松,就是要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攻堅標準。“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習近平強調,要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聚力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加大對非貧困縣、貧困村內貧困人口的支持,嚴格執行貧困縣退出標準和程序,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整治問題不手軟,聚焦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習近平強調,對群眾反映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游走式”脫貧等問題,要高度重視并堅決克服,提高脫貧質量,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落實責任不松勁,是習近平對各級黨委政府的明確要求。他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把責任扛在肩上,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強化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大扶貧格局,貫徹精準脫貧方略,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要及時予以幫扶。貧困縣摘帽后,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轉變作風不懈怠,抓的是干部隊伍作風這個關鍵。脫貧成果怎樣,取決于扶貧工作是否務實、脫貧過程是否扎實。而這一切離不開強化作風建設。習近平強調,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他說,要及時糾正脫貧攻堅中反映的干部作風問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完善和落實抓黨建促脫貧制度機制,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對一線扶貧干部關愛和保障。
“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是總書記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