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香:帶領鄉親跨越“難坑”的女支書
【新時代 她時代】
帶領鄉親跨越“難坑”的女支書
——記福建省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黨支部書記沈騰香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站在4000多畝銀杏園的觀景臺上,眼前棵棵銀杏伸枝展葉,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黨支部書記沈騰香眉目之間都是盈盈笑意。
經過漫長的生長期,越來越多的銀杏樹終于結上了“希望”的果實,成了南坑村脫貧致富的助推器。1997年,沈騰香當選為南坑村黨支部書記后,就開始“種”希望。
過去的南坑村是個“山上沒資源,人均八分田,砍柴賣草換油鹽,養一頭豬等過年”的貧困村。因水土流失,老百姓想種種不了、想養養不了,收入很少,南坑村也因此被稱為“難坑”。
南坑村貧窮在山,致富也在山。要脫貧致富,首先要治理水土流失。上任后,沈騰香組織全村黨員和種養能手到漳州西坑村學習取經。回來后,組織干部、黨員開展討論,結合南坑村實際,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沈騰香提出了“山上種果樹,庭院養雞、豬,能源用沼氣,耕地煙稻菜”,實施“豬—沼—果”生態種養模式的發展思路。
當時種果不容易,每個果穴要挖一米見方,要下6擔農家肥,動員宣傳收效甚微。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南坑村黨支部要求每個黨員、干部要種果10畝以上,養豬5頭以上,帶頭示范。3年后,初試結果的油柰賣到3元一斤,看到這樣可觀的收入后,村民們便主動在山場種了20畝油柰、銀杏。
“原來砍樹賣,山禿了,后來養豬,水臭了,要真正實現生態經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沈騰香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感受非常深刻。盡管沈騰香家的養豬場已經按生態養殖場標準改造,但是2018年年初,她毅然主動帶頭,提前關閉了自家養豬場。在她的帶領下,短短半年,南坑村就完成了豬場拆除工作。
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沈騰香還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使當地婦女成為種植、培育銀杏的主力軍。20多年來,沈騰香帶領南坑村婦女走出家門,耕山種果、育林護林、綠化荒山,積極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中。她發揮“巾幗示范村”、村“婦女之家”的陣地作用,組織婦女交流種植經驗,解決技術難題,將水土流失治理與發展生態經濟結合起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南坑村因此成為南方人工培育和種植銀杏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最大、最成功的村。
南坑村從一個山光人窮、嚴重水土流失的村子,變成了現今的全國、省級文明村。如今的南坑,青山連綿、綠樹蔥蘢,銀杏、油柰、桃、李滿山,成為遠近聞名的“閩西銀杏第一村”、生態旅游示范村。休閑觀光、果園采摘、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去年,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5戶49人已全部脫貧,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3萬元。
不久前,被評上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后,沈騰香是這樣想的:帶領全村人民努力奔跑,讓更多婦女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生態發展“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深度融合,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讓綠色南坑更加美麗,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08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