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明德引領風尚!習近平對文藝界社科界提出新要求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齊聚首都,建睿智謀事之言,獻務實管用之策,聚共襄偉業之力。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要準確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加強和改進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绷暯皆诼摻M會上的殷殷囑托,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指明路徑。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共識是奮進的動力
共襄團結民主盛會,合奏砥礪奮進強音。從2013年開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全國兩會行程里,總會有一個“固定項目”,就是看望政協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討論。
2013年看望科協、科技界委員,談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4年看望少數民族界委員,談民族大團結;2015年看望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談兩岸關系;2016年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2017年看望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談對知識分子的尊重;2018看望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談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2019年,習近平選擇了文藝、社科聯組會。
習近平強調,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道路上,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實現了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開門紅。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也凝結著包括在座各位同志在內的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集眾智、匯眾力;萬涓成水,匯流入海。
當天的聯組會上,習近平認真聽取了田沁鑫、鄧純東、陳力等8位委員發言后發表講話。從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四個角度提出新的要求,與大家推心置腹,共商國是。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也將迎來70華誕。
站在7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習近平強調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這與人民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不謀而合。
把握時代脈搏 聆聽時代聲音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新時代呼喚著杰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文藝、社科工作者則承擔培根鑄魂的工作。多年來,習近平始終關心著文藝、社科工作。
2014年10月、2016年5月,習近平分別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兩次重要講話都已成經典文獻。
2016年11月,習近平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2018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也對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習近平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誠如其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
習近平希望文藝、社科工作者,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新時代是在奮斗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文藝、社科工作者理應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以精品奉獻人民
“民者,萬世之本也。”在習近平的系列重要講話中,“人民”一詞出現頻率最高。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屬于人民。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習近平表示,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是總書記對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創作導向和立足基點的基本要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習近平的心,始終與人民緊緊相連。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
鑒此——
文藝和學術研究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文藝和學術研究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文藝和學術研究事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于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
這也道出了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心聲。扎根本土、親近大地的“諦聽”,才能聽到改革旌旗獵獵、文化細語喁喁,科研捷報頻頻,才能聽到時代的濤聲和歷史的回響,才能與人民的喜怒哀樂、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同頻共振,才能真正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和科研導向。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焙饬课乃噭撟骱驼軐W社會科學研究是否有意義、有價值,最根本的決定在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順應人民意愿,反映人民關切。文藝創作、學術科研與人民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生命聯系,這是一根永遠剪不斷的情感臍帶、文化臍帶和歷史臍帶。
總書記的講話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的兩個要求,本質上回答的是優秀的文學藝術創造、扎實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從哪里來和到哪里去的問題。
一“來”一“去”兩個不同問題,答案卻“殊途同歸”。頭一個問題,道出了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是文藝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來處”;后第一個問題,點明了文藝作品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是為了誰、服務于誰。
從“來處”來,到“去處”去,為了人民,永遠是習近平的初心所在。
用明德引領風尚 為社會做出表率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
我們常說,“文以載道”。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正如總書記要求的,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蔽幕乃嚬ぷ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執著堅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
習近平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就特意提到:“文藝界知名人士很多,社會影響力不小,大家不僅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更應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自覺高揚起先進文化的旗幟,努力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文藝創作、學術研究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激勵人民向上向善的重要力量。
正如總書記強調的,“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藝雙馨,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樹立良好學術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范,講究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崇尚‘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