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地方談】為時代立言 為人民謳歌
“培根鑄魂”“十分重要”,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時,對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地位與作用作出如此概括。總書記的講話振奮人心,也發人深思——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如何承擔起光榮使命,奉獻更多精品力作?
如果把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比作一棵參天大樹,其之所以具有勃勃生機,就在于它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近14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歷史證明,唯有為時代立言、為人民謳歌,創作與研究才有方向和意義,作品、成果才有靈魂和力量。
緊跟時代,創作與研究才有大視野。“時代是出卷人”,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回望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把握時代脈搏,才能更敏銳;勇立時代潮頭,才能更前沿。當前,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的生動實踐、偉大成就,為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為研究提供了鮮活樣本。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善于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扎根人民,創作與研究才有大情懷。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是真正的主角。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萬家的憂樂傾注筆端。沒有對人民的情感,沒有對人民的了解,就會成為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路遙就認為,對生活無動于衷的人是搞不成藝術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是激情的產物。如果你自己對生活沒有熱情,怎么能指望你的作品去感染別人?文藝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
志向高遠,創作與研究才有大作為。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不是為“小我”而書寫。我們尊崇賈大山,就是因為他“用小說這種文學形式,盡情地歌頌真、善、美,無情地揭露和鞭撻假、惡、丑,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強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更讓人們看到光明和希望,對生活充滿信心,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努力培養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切實肩負起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翟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