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議案為何少?只因攻堅力度大
“今年我計劃提出的幾個建議只有一個與生態環境保護有關。”3月2日下午,身穿白族服飾的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州環境監測站副總工程師楊曉雪剛放下行李,第一句話就讓記者有些意外。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楊曉雪提出的幾個建議,件件都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今年,作為來自生態環境系統的全國人大代表,她為什么只提出一個與此相關的建議呢?
環境不斷改善帶來議案數量變化
“這方面可以提出建議的問題越來越少了”
“這幾年,全國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洱海保護工作也進展十分順利,這方面可以提出建議的問題越來越少了。”楊曉雪解釋說。2018年,洱海水質已經恢復到Ⅱ類。
和楊曉雪一樣,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玉珍也減少了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建議。
去年全國兩會上,張玉珍提出了7個建議,主要涉及生態文明建設、水環境保護、環境執法等領域。今年,她將重點關注土壤污染防治、海洋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領域。
楊曉雪和張玉珍并不是個例。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尤其在涉及大氣污染防治、解決群眾身邊環境問題等方面的議案建議數量和類型有所變化。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與2017年相比,去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議案數量呈下降趨勢。2017年,環資委接到64件議案;2018年,議案的數量減少到了41件。
而這兩年,正是“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相繼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深入推進的時期。代表們建議數量的變化從側面反映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36個重點城市1062個黑臭水體中,95%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實現攻堅戰年度目標。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達到71%;劣Ⅴ類比例降低1.6個百分點,達到6.7%。其中,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降低0.4個百分點。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局良好。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了,群眾的意見也少了。2018年年底結束的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涉及的10個省份中,與2016年-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下沉同期相比,除遼寧、安徽、湖南3省出現小幅增長,其他7省接到的群眾舉報轉辦量均有所下降,特別是四川省從3895件降到1482件,降幅最大。
全國人大代表肩負反映民生、民心和民意的使命。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步伐加快,力度加大,改革加深,群眾身邊突出環境問題不斷得到解決,群眾獲得感增強,自然會對代表建議的數量產生影響。
生態環保建議深度和廣度在拓展
突出問題導向,更加精準
與往年相比,今年人大代表們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議突出問題導向,更加精準,更加深入。而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及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不斷深入,代表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議體現出“精、準、深、廣”的特點。一些代表的建議涉及治污攻堅戰的薄弱環節,長江大保護及機構改革帶來的職能變化、能力建設等深層次問題。
比如,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于會文今年提出的幾個建議大多圍繞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土壤污染防治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張玉珍說,海洋環境保護是去年機構改革剛剛劃歸到生態環境部的職責,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張玉珍表達了對未來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巨大挑戰的擔憂。“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是需要‘刮骨療毒’的。”張玉珍說的“刮骨療毒”是指對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農業投入結構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調整。隨著環境治理措施深入推進,深層次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越來越要啃硬骨頭,一些問題解決的難度在加大。
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也是困擾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問題。楊曉雪說:“很多經濟發達地區的環境監測儀器我們西部地區都沒有見過。廣東地區在發展新能源,而我們云南卻還在建污水處理廠。”
“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還需要加強。”張玉珍表示,基層專業人員缺乏,裝備水平和業務能力建設都亟待提高。尤其是一些去年剛剛劃歸到生態環境部的職責,相關人員隊伍建設及設備技術標準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