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訪名家】禹寸陶分 思想不停
禹寸陶分 思想不停
——新春拜訪馮天瑜、劉道玉、章開沅三位先生走筆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張銳
冬日的武漢,晴空萬里,蔚藍如洗。沿著東湖邊,穿過林蔭道,記者一行來到了珞珈山南麓,拜訪了歷史文化學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馮天瑜先生,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先生和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章開沅先生。
三下敲門聲響,不承想,應門的竟是馮先生。先生頭戴褐色鴨舌帽,身著灰色羊毛衫,笑盈盈地引導記者一行入座。客廳中,一幅“曾三顏四,禹寸陶分”的對聯格外醒目。
馮先生長期從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討中國文化史框架構筑和明清文化史。2018年10月,以“匯聚大河文明——高質量發展的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2018大河對話”在長江文明館舉行。馮先生在會上作了主旨演講。
“關于長江文明的研究與報道,您覺得光明日報應該做些什么?”記者問。
“我準備在這個發言的基礎上寫一本書,就是對長江文明做一個比較宏觀的研究。現在詳細提綱已經出來了。”馮先生說,“落腳到自然也可以,落腳到人文也可以。我想光明日報還是落腳到人文。”
馮先生欣然提供了幾篇相關文章給記者參考,還特地推薦了一位長于長江文明研究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評委專家。
“我們跟光明日報有幾十年的關系,既是老讀者,也是老作者。”馮先生說,“光明日報關心廣大的知識分子。”
禹寸陶分。就像大禹、陶侃珍惜一寸一分的光陰做有益的事一樣,今年已經86歲的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雖早已卸任,但仍筆耕不輟,皓首探津教育問題。
劉先生客廳掛著一幅字,正是劉老校長行跡的寫照:“先生聲名重,改革舉大旗。敢為天下先,甘做護春泥。桃李遍九州,文章煥萬世……”
早在20世紀80年代,劉先生在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期間,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插班生制、導師制、貸學金制、學術假制等改革,推動武漢大學在高教改革發展浪潮中闊步向前。卸任校長職務后,依然始終關注、研究創造教育。
“我還在做,我還在寫。”他自我調侃,“我是高齡高產。”2018年及2019年初,除發表文章外,劉先生還新出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論》《教育問題探津》兩本專著。
“劉道玉是真正的教育家,他把整個生命都融進去了。”93歲的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章開沅先生說。
章先生是中國近代史學界的泰山北斗,心系家國天下,2018年12月榮獲中國人文社科領域的最高榮譽——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原本記者與章先生約的拜訪時間是早晨9點,沒想到,記者8點一刻來到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時,先生早已在辦公室等候。
“我跟光明日報的關系很深。”章先生回憶,“我早期有些文章是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的。我與兩個機構關系深一些,一個是中華書局,一個就是光明日報。當年一段時間里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研究成果不易發表,光明日報曾給予我很多幫助。”
談到他早年關于三個“一百年”、最大公約數、兩個回歸等提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甚至是實踐,章先生頗感欣慰。
“現在重視科技,但是科技決定不了文明前進的方向。機器與人,關鍵最后還是得人,人文學科當仁不讓地要起來講話。”章先生表示。
老先生們精神矍鑠,思想不停。年逾古稀的馮先生,還在潛心打磨一部有關長江文明的宏觀研究之作;耄耋之年的劉先生,2018年新出百萬余言;已過鮐背之年的章先生,“只要活著還是要干活的”……
《光明日報》( 2019年02月0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