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圍爐思年話變化】篇篇畫作添年味
光明日報記者 李笑萌
走進河北省寧晉縣河渠鎮褚家莊村,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村西口道路兩側墻壁上的工筆畫,篇篇畫作為年味增添了一絲精致。
這些噴繪在墻上的工筆畫都出自農民畫家之手,40歲的趙艷飛就是其中之一。在他家里,堂屋中擺著8張畫案,筆墨紙硯一應俱全,四周墻壁上掛著用工筆技法創作的仕女圖、刀馬人、牡丹圖。
“這批畫是年前剛剛發到廣州的,有關公像、財神像和福祿壽喜圖。”趙艷飛打開手機相冊,笑盈盈地向記者展示。每年年底都是他最忙的時候,畫完了畫、交付清訂單才能過個踏實年。
說起走上工筆畫這條道路的原因,趙艷飛有些感慨:“1996年我初中畢業,母親突發腦血栓,后來就一直癱瘓在床,弟弟還小,家里背上了債,父親的擔子一下重起來。”趙艷飛的父親趙印存退休前是寧晉縣李家營鄉中學的一名美術老師,家里收入全靠他每個月200元的工資。那年,趙艷飛決定一邊跟父親學工筆畫,一邊在家照顧母親。
“1998年我帶著十幾幅花鳥題材工筆畫去了北京潘家園,沒想到這些畫全被收購了。”十幾年前的經歷仍令趙艷飛有些激動,“那會兒我心里也沒底兒,聽一些在北京的鄉親說可以拿些畫去試試,我買了火車票,拿著張北京地圖就去了。”就這樣,過一段時間就去北京送一批畫,19歲的趙艷飛成了潘家園眾人口中的“那個河北小孩”。
有了市場的認可和可觀的收入,趙艷飛的信心更加堅定了。弟弟趙艷文畢業后也加入進來,從畫法到題材,父子三人刻苦研究、不斷提升作品品質。短短幾年下來,趙家蓋起了新房、兩兄弟都娶上了媳婦,寧晉“三趙”的名號也在鄉里鄉親中流傳起來。“這幾年我們還接過韓國、日本、新加坡的訂單。”趙艷飛已經把客戶發展到了國外。
看到老趙一家的生活因為工筆畫發生實實在在的變化,不少鄰里鄉親來到趙家拜師學藝。“村子里一些有殘疾的孩子、留守婦女找到我們,想通過學工筆畫自食其力改變生活,我們父子三人就在家里免費開班了。”趙艷飛說,這些鄉親邊學習邊幫忙完成訂單,不少學員后來也開起了畫室、帶起了學生。“真沒想到,工筆畫不僅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還帶領鄉親們走上了致富路。”趙艷飛感嘆。如今的褚家莊已經成為工筆畫專業村,在寧晉縣的其他鄉鎮還有一批和趙艷飛一樣靠著“一張桌子一支筆”改變生活的人。
“現在的孩子幸福多了,縣里有了專門的工筆畫藝術學校。”寧晉縣工筆畫藝術學校副校長陰慶紅介紹。為了更好地拓展工筆畫產業,寧晉縣職業中學開辦了工筆畫專業課程,并免除了學生的住宿費和學雜費,如今發展成每年培訓500多名學生的寧晉縣工筆畫藝術學校。“不僅如此,縣里不定期請中央美院等院校的老師到學校辦工筆畫高培班,像趙艷飛這樣有一定基礎的人也能與大師級別的畫家交流切磋了。”陰慶紅說,目前寧晉縣已經有近6000人從事工筆畫行業。
如今兒女雙全的趙艷飛可謂他人眼中的“人生贏家”,新的一年,他又有了新規劃:“我打算把教過的學生都聘請回來,把工筆畫家庭作坊發展成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的專業公司。”在趙艷飛眼中,未來的日子就像眼前這勾勒在宣紙上、絲絹上的工筆畫一樣,色彩明快、絢爛美好。
《光明日報》( 2019年02月0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