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大燈籠格外紅
天安門城樓燈籠高掛。選自人民視覺
北京市美術紅燈廠工人將紅色布料貼在骨架上。本報記者賀勇攝。
準備使用前,兩名工人壓開燈籠。本報記者賀勇攝。
天安門城樓。選自人民視覺
篆 刻:陳則周
編者按:春節臨近,天安門城樓上掛起了大紅燈籠,為節日的首都增添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在重要節日和國家慶典,天安門城樓懸掛大紅燈籠,已成慣例。那么,這一習慣最早始于何時?燈籠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傳統燈籠 最重“整形”
記者來到參與制作天安門城樓大紅燈籠的企業——位于東城區龍潭街道安化南里的北京市美術紅燈廠,幾名工人正在忙碌著。
北京市美術紅燈廠的前身是文盛齋。在老北京的燈籠鋪中,文盛齋尤其著名,據記載可上溯到清嘉慶十一年,手工藝則傳承自明朝末年。1956年文盛齋經過改制,與其他廠合并成立北京市美術紅燈廠。
1981年入廠的郭燕青介紹,傳統工藝制作燈籠需要十幾道工序。先將毛竹劈成板,破成竹條;將木材旋成外圓內空、薄厚一致的上下燈盤;把竹條兩端用鐵絲穿好,嵌入燈盤凹槽并固定;燈簧貫穿上下兩個燈盤,燈簧有用粗鐵絲窩成的,也有用鐵管打眼制成的,這樣就制成了燈籠的骨架。然后整理好骨架周正的圓形,用小線固定,防其走樣。隨后在骨架上糊膠,將紅色布料仔細貼在上面,最后用金紙剪成的如意云朵、萬字不到頭裝飾,一個燈籠制作過程才算大功告成。
燈籠制作不僅程序復雜,每個環節都有不少講究。竹子要選用竹齡在3年以上的成年毛竹,先用水浸泡,以增加它的韌性。然后,完全靠人的雙手將竹條圍出需要的形狀。無論大燈籠還是小燈籠,這個“整形”都是關鍵程序。
郭師傅介紹,每個燈籠所需材料需要從一開始做好計算,而燈籠圓度取決于燈籠竹條個數,竹條越多,燈籠圓度越接近完美的“蘋果圓”。一般直徑2米的燈籠需要40根左右竹條,直徑3.5米的燈籠需要48根左右竹條。竹條個數確定后,燈籠圓度的完美程度就取決于整形師傅靈巧的雙手。
整形是工序中的“高精尖”技術,整形師傅通常是從事燈籠制造多年的老師傅。目前在美術紅燈廠只有王仲偉師傅一人能擔當此任。
新型燈籠 使用方便
1994年9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天安門城樓修飾一新,城樓上8個巨型舊燈籠光榮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鋼結構折疊式新型燈籠,具有便于運輸、吊掛、收存三大優點。
原來,竹制燈架結實程度相對較差,而且不具備防火功能。為此,有關部門決定將天安門城樓大紅燈籠的骨架改由鋼構架,將上、下兩個燈盤和燈條,全部改為金屬結構。這樣,燈籠就更加結實了,不用頻繁更換,只需過段時間更換燈面和燈穗即可。改為鋼結構后,城樓的大紅燈籠具備了很好的防火功能。不過,這樣一來,紅燈籠的重量比以前更重了,已經超過200斤,需要五六個小伙子一起用力才能抬起。
燈面也與以前傳統的紅燈籠不同,采用的是一種特制的像雨衣一樣的防雨綢,但燈穗和燈籠兩端用金紙粘成的圖案保留了傳統的手工技藝。
與天安門城樓上的大紅燈籠一樣,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燈籠制作工藝也在與時俱進。記者在北京市延慶區香營鄉東白廟村看到,當地生產的燈籠采用較先進的材料工藝技術,將傳統燈籠的各部分零件在結構和材料上加以改進,省去不必要的工序,節約成本,減少工時,樣式新穎多樣。如燈盤采用鏤空的金屬材質,大小統一,輕便實用。竹條已全部由鐵絲代替。燈簧支高點設計的機關巧用折疊傘的傘桿撐子,使支收更方便。
另外,在工序的改進上,燈面由六塊左右橄欖形的布縫成布套,鐵絲在內部一撐,圓形的燈籠便快速成型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無論是傳統工藝,還是現代技術,大紅燈籠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依然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紅色象征著幸福、光明、活力。燈籠上下部分多飾金紙剪制的如意圈紋,底端綴金色絲線流蘇,點亮時通體透紅,顯得喜氣洋洋、溫意融融,象征著闔家團圓、事業興旺,紅紅火火。燈籠既是逢年過節時必不可少的裝飾品,也象征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大紅燈籠
制作流程
1 制作燈盤,木材旋成外圓內空、薄厚一致的上下燈盤
2 整形調試,直徑3.5米的燈籠需要約48根竹條。將竹條插入上下燈盤后,燈簧貫穿燈盤。燈籠“整形”師傅逐根調試,將燈籠圍成所需形狀,并用小線固定
3 糊膠,將紅色布料貼在骨架上
4 用金紙剪成的如意云朵、萬字不到頭裝飾燈籠
5 懸掛流蘇
城樓懸掛燈籠 源自“張燈結彩”
8個大紅燈籠高懸于天安門城樓上,始于開國大典。
這一創意的設計者和燈籠的制作者過去有不同的說法。據軍旅作家、天安門紀念品收藏研究專家閆樹軍介紹,1949年9月2日,周恩來用毛筆簽署了“閱兵地點以天安門為好”的批示,擔任大會現場布置的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張致祥接到批示后,將天安門的設計工作分配給了軍區政治部文工團舞美隊。舞美隊隊長蘇凡受領任務后,要求在當時華北軍區部隊中挑選一流干將,用最短的時間設計出最好的布置方案。最終,兩名國際友人脫穎而出,經過仔細考慮決定在天安門城樓的10根紅廊柱中間懸掛8盞紅色燈籠。
對此說法也有不同意見。《黨史文匯》曾專門刊文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認為開國大典上天安門城樓的大紅燈籠是由張仃和鐘靈二人于1949年9月在中南海的三間平房“待月軒”里設計的。被譽為“中國開國首席形象設計師”的張仃當時專門負責中南海懷仁堂、勤政殿的改造,以及全國政協會議美術設計,包括國徽、政協會徽、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郵票和第一套開國大典紀念郵票的設計等。鐘靈當時是中南海政務院總務辦公室主任、政協籌備委員會布置科科長,負責對外聯絡和向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請示匯報,同時也參與一些設計工作。
天安門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說法,一是因為當時的籌備工作千頭萬緒,許多細節并沒有留下清晰記載;另一方面,從最初的創意到最后制作完工,絕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所以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管設計者是誰,在城樓的巨柱間掛上大紅燈籠的方案,受到中央領導的認可,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巧妙借用“張燈結彩”這一文化典故進行氛圍設計,其獨特的形與色在渲染慶典氛圍的同時,更傳達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
當時,由于燈籠太大,工期又短,沒有人敢承擔這項工作。閆樹軍介紹,最后,蘇凡找到了一位住在西城區豐盛胡同70多歲的扎燈老藝人,他和兩個弟弟來到了天安門城樓手工制作燈籠。整整三天三夜,他們全都吃住在城樓上。“十一”前一天,8盞有史以來最大的燈籠扎成了,每個高2.23米,直徑2.56米。張致祥調來一隊解放軍戰士,忙活了好一陣子,才把這幾個燈籠掛到10根廊柱之間。最終,開國大典上,8個大紅燈籠飄著陽光般的流蘇,和節日的天安門融為一體,讓古老的城樓青春煥發。
(本報記者 賀 勇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