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故事》,講述一場還在進行的斗爭
原標題:給你講一講,中國的扶貧故事
◇貧困是人類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它映射的是生存力的低下。我國曾經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但在短短40年里,我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7.4億。
◇減貧的速度在過去幾年明顯提升,從2012年至2017年,我國貧困人口減少6853萬,這相當于一個英國或法國的人口,貧困發生率也由10.2%降至3.1%。
◇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咱們偉大祖國的扶貧故事。
上圖為治理前,山西省右玉縣隨處可見半流動沙丘(資料照片);下圖為山西省右玉縣威遠鎮治理后的荒沙地,如今已郁郁蔥蔥。(新華社記者詹彥攝·2017年)
一、“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獲得了新生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州七百弄鄉嚴重缺水缺土,被稱為“魔鬼詛咒的地方”。所謂“弄”是指高山環繞的洼地,在喀斯特地貌山區,每個“弄”就像大漏斗一樣會漏干所有的雨水。七百弄有1300多個這樣的“漏斗”,最深的有300多米。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官員曾考察過七百弄鄉,認為這里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然而,這里卻實實在在生活著近2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瑤族。
七百弄的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在古代,馬曾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如今在農村,已經很少能見到馬了。但七百弄仍有近百個屯沒有通路,這些地方的農民生產生活仍離不開馬。
我國有句老話叫“要致富,先修路”。對于20戶以上的屯,地方政府正加大力度修通連接外界的公路。像毛細血管一樣不斷延伸的通村通屯道路正在改變七百弄的面貌。
左圖: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瑤族自治縣弄勇村弄頂屯未通公路之前,孩子們背著各種生活用品,爬“天梯”上學;
右圖:修通水泥路之后,弄頂屯的家長開著汽車去學校接孩子回家。(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2017年)。
二、帕米爾牧羊人的最后一個游牧之夏
南疆四地州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程度深,而帕米爾高原則是南疆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改變帕米爾高原牧民生活的可行路徑。
2016年,搬遷方案傳到距離新疆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委會不到30公里的“鐵日孜窩孜”牧場后,得到了全體牧民的支持。2017年夏季是這里的牧羊人在“鐵日孜窩孜”牧場度過的最后一個夏季。到2020年,世代游牧于帕米爾高原深山牧場的數萬柯爾克孜族貧困牧民,都將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走出深山,定居平原,結束延續了千年的游牧生活。
2017年7月21日,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民在夏牧場合影。(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2017年)
三、總書記考察過的十八洞村甩掉了貧困帽子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因村內有18個天然溶洞組成的巨大溶洞群而得名。但更為有名的是這里的“窮”,因山高路遠耕地少,當地村民世代難以擺脫貧困。
村支部書記龔海華說:“我們資源稀缺,但不缺豐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風光。”
在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指引下,十八洞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特色種植、苗繡加工、特色鄉村游、勞務輸出等產業。
十八洞村第一書記施金通介紹,為解決十八洞村土地稀少制約發展的難題,我們探索出“飛地經濟”,在村外流轉1000畝土地,建成高標準獼猴桃基地,并引進龍頭企業與村民共建合作社進一步擴大產量,幫助他們扶貧。
十八洞村的旅游業也在蓬勃發展。2015年,村里的人均凈收入為3580元,相比2013年增長了115%。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村民邀請遠方的客人品嘗湘西特產獼猴桃和獼猴桃果汁飲料。(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2017年)
我們把反貧困稱作“偉大的斗爭”,現在,這場斗爭還在進行。到2020年,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意味著幾千年的貧困將徹底從這片土地上消失。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國還需要每年減少1000多萬貧困人口。這仍然是巨大的挑戰,一點都不能放松。
而即便實現全面小康之后,怎樣做到讓脫貧者不返貧,怎樣進一步提升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然后做到讓10億以上人口一齊邁入現代化,共同過上富裕生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以上內容來自新華出版社《中國扶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