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千里水云闊 綠色發展譜新篇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美麗豐饒的長江水道孕育了綿延數千年的華夏文明,自古就是江山如畫、經濟繁榮的代指。然而,曾幾何時,我們的母親河病了:流域生態功能退化嚴重,岸線、港口亂占濫用,污水廢水源源不斷……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大聲疾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鏗鏘有力的話語為母親河新發展指明新航向。
時光荏苒,轉眼三年過去了。如今,長江沿線各省市正呈現出空氣新、環境美、百姓富的嶄新格局。
鐵拳治污 “一盤棋”共抓大保護
習近平指出:“要優化已有岸線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觀等融為一體,抓緊解決沿江工業、港口岸線無序發展的問題。”長江生態修復刻不容緩,沿江各省市紛紛行動起來,整治岸線,清零化工,出鐵拳治沉疴。
曾經,長江湖北宜昌段200多公里的岸線上,分布著總長上千公里的沿江化工管道,并形成宜昌第一個產值過千億元的產業。2016年,宜昌痛下決心,向“化工圍江”宣戰:沿江一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3年全部“清零”。
湖北整治長江岸線的行動聲震全國。一年里,長江干線367座非法碼頭被堅決取締,一批碼頭規范提升,騰退岸線143公里。又一年,完成整治的碼頭全部復綠,面積達565萬平方米,岸綠水凈的景色重現長江。
不止湖北,重慶全市堅決禁止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重化工項目,嚴禁在5公里范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守好產業準入“綠色門檻”。
“我們對安全風險高、環境問題突出的項目,一票否決,必須從源頭上控制環境風險。”重慶市長壽經開區環保局副局長熊彬表示。3年來,長壽累計拒絕總投資165億元的17個項目入園,關停了18個距離江岸一公里范圍內的化工項目,大力推動22家化工企業“退城入園”。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長江上中下游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因此,黨中央多次強調,長江經濟帶的各個地區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從整體出發,樹立“一盤棋”思想,共抓大保護。
2012年,安徽和浙江兩省在新安江流域實施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歷時6年交出滿意答卷,新安江成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
以鄰為鏡,2016年12月,長江中游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簽署協議,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合力抓好湖泊濕地管理保護、生態修復,共同將長江中游建成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先行區。
2017年6月,在重慶召開的首屆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聯席會議上,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四省市審議通過《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
2018年2月,云南、貴州、四川三省正式簽署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以保護素有“美酒河”之譽的長江上游支流赤水河。
從“下禁令”“立規矩”到“大保護”“一盤棋”,長江經濟帶沿江各省市日漸呈現出生態美、百姓富的新樣貌。
騰籠換鳥 新動能引領新發展
長江經濟帶全長6300公里,流經上海、江蘇、浙江等11省市,在生態保護方面至關重要,在中國經濟盤子中的分量更是舉足輕重。
長江經濟帶各省份經濟總量占比長期超過全國的40%。2018年上半年,11個省市中有10個經濟增長表現優于全國6.8%的增速,其中貴州、云南、江西等7個省份躋身全國增速前十,組成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方陣”。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大的發展,而是要立下生態優先的規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進而致力于培育發展先進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加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好‘鳥’,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習近平用生動的譬喻為長江經濟帶在改革新時期的發展指明方向。
破“舊”立“新”迅速成為長江經濟帶各省市的發展共識。依托地區優勢資源,各地紛紛加速舊產能淘汰更新,發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
——以“綠色GDP”為發展關鍵詞,貴州近年吸引蘋果、華為等公司相繼落戶,快速崛起為全球大數據存儲基地。
——依托芯片、網絡安全、下一代汽車和航天四大產業生態圈,新“武漢造”正崛起發力。
——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中車時代的“智慧公交”,在切換為無人駕駛模式時,依然能以27公里的時速平穩運行。
——浙江則把重點放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在內的數字經濟。2018年上半年,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2348億元,同比增長14.7%。
“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同樣與時俱進,讓人欣喜的轉變來自長江沿線居民的觀念。
云南省華坪縣興泉鎮興文村村民劉光亮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他承包的1000多畝黑煤礦山種下的芒果樹已有部分掛果,預計2018年有200多萬元的收入。“我們不能再破壞生態,吃子孫的飯了”,和劉光亮同村的吳朝順也放棄干了26年的煤礦生意,轉型發展芒果加工產業。
江西省武寧縣長水村,村民盧咸成放下砍刀,拿起廚刀,照樣致富。盧咸成告訴記者:“我們在家譜里加了八個字——‘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現在村里都干起了農家樂,環境好也能致富。”
久久為功 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再次就長江經濟帶發展召開座談會,明確提出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正確把握的5個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久久為功,方能成功。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份6億人口,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在嚴守生態紅線和底線的基礎之上發力提高長江運輸效率。傳統的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主的水運交通,正日漸成長為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一條綿延2800多公里的“水上高速公路”已初成規模,通江達海。
江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一片忙碌,已全線貫通的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能容納更大噸位的全球貨船。
連接重慶和浙江寧波的渝甬鐵海聯運班列開通,全程運行時間僅需57個小時,而此前沿水路運送貨物到長三角至少要半個月以上。
有“萬里長江第一港”之稱的云南省昭通市水富港正在進行擴能改造,運輸車輛進進出出,機器設備轟鳴。從這里起航出滇入川,沿金沙江順長江行駛,即可抵達上海,是通江達海、飲馬長江的水運樞紐。
為協調經濟發展、統一市場,用更科學的機制統籌并服務長江經濟帶長遠發展。2018年春節前夕“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投入使用。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華毛風趣地說:“感覺現在可以給自己貼個標簽,那就是‘長三角人’!”
長江流域自古土肥水美,有良田萬頃,五谷皆宜;多年來經濟發達領跑全國,積累了雄厚的工業產業基礎;更兼風光無限好,代有人才出,國人對長江流域的發展有著特殊的感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如虹貫,日夜奔流。匯聚綠色發展新動能,古老的母親河正在譜寫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