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高校組建空間、海洋科技聯盟
新華社廣州12月19日電(記者劉宏宇)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19日在珠海成立,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等粵港澳三地20多所高校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聯盟由中山大學率先倡議成立,匯集粵港澳三地大學的科研力量,以具體項目推動實質性合作。”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孫冬柏介紹說,目前,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入盟高校共19所,其中11所廣東高校、6所香港高校、2所澳門高校;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入盟高校共22所。
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將以提升大灣區空間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合作層次和水平為宗旨,推動聯盟成員在空間物理、空間天文、微重力科學與應用、月球與行星科學、空間地球科學等領域的深度合作;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將匯集粵港澳海洋智慧,帶動三地海洋創新發展,培養高水平海洋領域人才,以攜手打造“粵港澳海洋資源共享圈”。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和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是粵港澳三地高校順應國家發展大勢,為國家空間與海洋的戰略發展提供強大智力與技術支撐的重要舉措。
珠海市副市長閻武表示,當前珠海正加快發展包括航空航天、海洋科技在內的創新型技術和先導性產業。未來珠海市將全力支持空間聯盟和海洋聯盟的發展成長,并期待聯盟院校秉承開放包容、先行先試、務實進取的作風,在高、精、尖的重大科研領域,創造更多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