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艾”,才能更好“防艾”(人民時評)
“艾滋病防控主要是醫學問題還是社會問題”“艾滋病的宣傳教育應該側重危害警示還是社會關懷教育”,京津冀高校大學生們通過一場場辯論賽,向同學和觀眾傳遞艾滋病防控正確理念;艾滋病防控專家以動畫、互動游戲等多種媒介,生動展現艾滋病檢測的知識……不久前的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全國多地開展形式各異的宣傳活動,號召全社會攜手抗艾,為艾滋病人送去陽光溫暖。
“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是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來自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最新報告顯示,加強的艾滋病毒檢測和治療服務正在覆蓋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在我國,到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詢檢測門診,可以獲得免費咨詢和檢測服務;各地縣級以上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和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也可以提供檢測服務;一些高校還設立了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便于自行購買……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建立起世界上最為完善的艾滋病檢測網絡之一。
與此同時,中國艾滋病防控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輸血傳播基本阻斷,經輸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傳播病例接近零報告;經注射吸毒傳播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報告病例較2012年下降44.5%;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傳播率從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參照國際標準,我國全人群艾滋病感染率約為萬分之九,疫情處于低流行水平。放眼國際,中國一貫積極支持全球抗艾事業,多年來共向40多個非洲國家派遣醫療隊、無償提供藥品等,成為南南合作的典范。這些數字和成就,標注著促進全球艾滋病防治的中國貢獻,正像聯合國副秘書長米歇爾·西迪貝所說,“中國在終止艾滋病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堅持不懈的宣傳,曾經談“艾”色變的心理魔咒,正在漸漸散去。臨床醫學早已證實,通過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可使病毒得到控制、防止傳播。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將艾滋病患者和病毒一同視為洪水猛獸。一些“關起門來自保”的聲音,其實是一種對艾滋病防治的錯誤認知。今年世界艾滋病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我們共同扭轉了艾滋病發展趨勢,將死刑的標簽改為可治療的疾病。”這樣的判斷,足以讓許多“恐艾者”釋然,增強了我們抗艾的決心和信心。
當然,距離徹底戰勝艾滋病毒,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據國家衛生健康委估算,目前我國約30%的感染者沒有被發現、不知道感染狀況,甚至還有極個別感染者放縱自我、惡意傳播。這一現狀,構成了我國艾滋病防治的一大隱患。正如一部防艾公益宣傳片所說,感染者應該深入了解防艾知識,理性看待艾滋病毒,勇敢接受檢測,這既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全社會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共情與接納。
對待艾滋病患者的態度,是反映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窗口。每一個真心的微笑和擁抱,每一次平常心的平等對待,都是消除歧視的溫暖力量。只有牢固樹立共同體意識,把手握得更緊,將心靠得更近,才能讓“零艾滋”的世界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