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偉大變革中的歷史溫度
原標題:感受偉大變革中的歷史溫度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掠影
【時代印記】
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 撰文/攝影
“這種收音機,我家里還有,現在可值錢了。”一位中年觀眾說道。“你看,這還有縫紉機呢,東方紅牌子的。”一位老太太拍了拍身邊的朋友說。“小霸王游戲機,見過嗎?小時候我家里有,好懷舊啊。”兩位年輕人邊走邊交流著。在國家博物館里,近日開幕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人氣爆棚,第一天就吸引了數萬觀眾,一批又一批的觀眾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邊走邊看,目不暇接。
這個大型展覽,充分展示了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了偉大變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展覽安排設計了6個主題內容展區,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改革開放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寶貴經驗。既有宏大圖景,又有微小細節,全部看下來,會收獲別樣的感動。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1978年冬,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堅定地按下紅手印,實施“包干到戶”,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展廳“希望的田野”單元里,一組渾樸有力的雕塑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雕塑里的面孔,有的愁眉緊鎖,有的堅毅無比,擺放在他們面前的,是決定他們命運的“生死狀”。雕塑的旁邊,是各種票證,包括布票、糧票、肉票和購買各種緊缺商品所需的票證,見證了人民生活從全面短缺到日漸繁榮的那段歷史。
頗具況味的是,雕塑的對面,就有巨大的電子屏,展現著上海飛速發展的情形。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張江科學城上海光源、浦東機場、中國商飛基地、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一一掠過,浦東陸家嘴實景沙盤配合著不斷閃現的新地標,處處彰顯著上海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撫今追昔,難免思緒萬千。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一邊是航天技術展區,一邊是航海技術展區,完美對應著詩句,一上一下,延展著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和想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蛟龍、海龍、潛龍“三龍兄弟”深海探測裝備模型,讓很多在場的孩子發出贊嘆之聲。
如果你走進國博,可能會感覺到,這個展覽,不僅好看,而且好玩。展覽中,設置了很多互動環節,吸引人們主動參與。從北區的樓梯拾級而上,看到的是40年來中國人服裝的變化,來到二樓,就進入了一個小小的“時光博物館”,一間舊式客廳瞬間把人拉回到過去的時光,工作人員鼓勵觀眾到皮椅上坐一坐,留下一張穿越時空的照片。更具穿越感的是穹幕影院,這里正在播放4D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隨著小舟順流而下,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盡收眼底,星空下升起孔明燈,場景美輪美奐。影院外,觀眾排起了長隊。另一處吸引人們排隊的地方是“互動合影”,觀眾往屏幕前一站,就可以收獲一張專屬的展覽留影,再用手機掃二維碼就可以領取。此外,智能畫像機器人、各種VR體驗區,讓觀眾擁有了多元的觀展體驗。
在展覽上,一些小物件,能瞬間勾起人們回憶,觸發觀眾對于今天美好生活的共鳴。比如展柜里有一張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的股票,上海飛樂音響是改革開放以來發行的第一只股票,1986年,鄧小平同志把一張上海飛樂音響股票作為禮物贈送給美國紐約交易所董事長約翰·凡爾霖,向世界宣告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當時的照片就布置于展柜上方。此外,新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新中國第一號博士學位證書等等,無不讓人感覺到,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來得并不尋常。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規劃中的未來圖景,也在展覽中一一呈現。展覽將持續至12月底,后續相關活動,也將陸續在國博舉行。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18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