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奇跡:40年三級跳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從無到有的發展,點石成金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浙江省義烏市由昔日的窮鄉僻壤變為享譽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全球超市”,成為發展奇跡、當代中國傳奇,令人感嘆不已。
“市場興則義烏興,市場衰則義烏衰。”在義烏,這是一個共識,一條鐵律。
改革開放初期,商品經濟在部分地區萌發,手工制品、農產品擺上集市。在農業小縣義烏,一些人開始做起販賣日用小商品的生意。馮愛倩便是其中一員,38年前,她拿到了義烏第一本工商營業執照,成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第一代創業者。
1980年,馮愛倩剛好40歲。那時,她在義烏飯店上班,每月的工資僅為18元,丈夫楊興桂每月也只有20多元,算是個鐵飯碗,但家里老少共有8口人,日子十分艱難,常常吃不上飯。
“總得找點出路,義烏人自古經商,農閑時走街串巷雞毛換糖的做法給了我啟發。”馮愛倩從親戚朋友處湊了300元,到外地的百貨公司批些便宜的紐扣、鞋帶、別針等小商品,擺地攤賣。第一天凈賺了6元多,她開心極了:“我原來辛苦一天也不過9毛錢,擺攤的第3天我就賺了22塊錢,在當時就是一筆巨款。”
“賺了錢,壓力和風險隨之而來。”馮愛倩說,當時這種經商方式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政府還特地成立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專門負責堵、攔、沒收貨物。馮愛倩不堪忍受“打辦”人員驅趕罰沒,又苦于無處講理。情急之下,她在縣委門口攔住當年新任縣委書記謝高華,責問為什么不允許農民擺攤。
正是這次“討說法”,促使謝高華在縣委常委會上明確表態:“義烏的市場是個很好的市場。”
1982年,義烏市場發展歷史上著名的“四個允許”產生了: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當地人開始放心大膽、甩開臂膀做生意。
在義烏縣城稠城鎮,工商所所長在廣播里號召商戶“傳幫帶”一起做生意,群眾熱情高漲。1982年9月5日,政府用水泥板搭起兩排簡易攤位,建成了義烏第一代市場——稠城鎮湖清門小百貨市場。1984年,義烏縣委縣政府提出口號:興商建縣。當年12月6日,義烏第二代市場——新馬路市場建成,并更名為義烏小商品市場。1986年9月,位于城中路的第三代義烏小商品市場建成開業,內設4096個固定攤位和1000余個臨時攤位。兩年后,義烏撤縣設市。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很短的時間里,這個不通鐵路、沒有工廠、資源匱乏的小城,迅速形成一個輻射全國的小商品專業市場,各地客商蜂擁而來。
1992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宣布:義烏小商品市場以成交額10.25億元的業績,位居全國十大市場榜首。同年9月3日,國家工商總局批準義烏小商品市場命名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華夏第一大市”從此美名遠揚。
從區域市場到全國性市場,再到國際市場,40年來義烏市場實現了三級跳。“義烏奇跡是廣大農民的偉大創造,是群眾智慧的可喜結晶,是歷屆黨委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必然結果。”義烏前市委書記盛秋平表示,在這一方充滿奇跡的熱土上,義烏通過實踐行動,探索出了一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政領導管理體制的新模式。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浙江實施“八八戰略”,加大對義烏的支持力度,義烏小商品市場國際化加速,義烏經濟社會實現了大跨越,開放程度大幅度提升。
面對市場經濟的發展,義烏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有所作為、有所不為,大力支持發展市場經濟,同時始終堅持黨對發展的主導權,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營造良好環境。義烏市委書記林毅說,市委市政府不僅要做市場經濟的“守夜人”,還要“做保姆”,做“店小二”。
2011年,國務院批復“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給予義烏市場先行先試的自主權。經歷5代變遷11次擴建,義烏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發市場。目前,義烏市開啟新一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實施計劃,通過進一步建設好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力爭成為“賣全球、買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光明日報記者 嚴紅楓 陸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張桂芬)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0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