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故事】對準“痛點”精準發力 “百年重鋼”涅槃重生
2017年12月29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標志著備受關注的重慶鋼鐵司法重整取得成功,“百年重鋼”涅槃重生。
重鋼前身為張之洞創辦于1890年的漢陽鐵廠,1938年從湖北武漢鐵血西遷至重慶市大渡口區。2006年,曾經軋制出新中國第一根鐵路重軌的重鋼鋼鐵主線從大渡口環保搬遷至重慶市長壽區,成為重慶有史以來最大的環保搬遷工程。環保搬遷原本是重鋼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卻因為建設內容和投資金額多次調整而成為企業問題系統性爆發的導火索。
重鋼環保搬遷后的生產規模為年產830萬噸鋼,但搬遷工程完成時正值市場持續低迷,鋼材產品售價從高峰時的每噸8000元下降到最低時每噸約1700元。加上產品結構不合理、財務費用居高不下、“跑冒滴漏”嚴重等原因,企業平均年虧損近40億元,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重慶市委市政府將重鋼改革脫困作為2017年全市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重慶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重鋼集團改革脫困領導小組,數十次召開專題會議,強力推進司法重整工作。新任重慶市委主要領導同志剛到重慶就聽取工作團隊情況匯報,提出明確要求。市政府領導多次帶隊向國家有關部委匯報情況,協調溝通有關問題,建立市政府與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協調機制。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后,最終確定了對準“痛點”精準發力,通過司法重整解除債務危機,同時引入戰略投資者重塑體制機制、生產流程和產品布局的改革脫困路徑。
重慶鋼鐵司法重整創造了第一家“A+H”股上市公司司法重整案件、第一家重大資產重組不成功直接轉為司法重整的上市公司、第一家采取全網絡形式召開重整債權人大會的上市公司等“七個第一”以及資產和負債規模、債權人數和股東人數均為目前國內上市公司重整案件之最,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在出資人組會議上的通過率為同類案件中最高等“五個之最”的紀錄,涉及出資人權益調整、債權分類及調整、債權受償、戰略重組方經營方案等多個方面。
瞄準“痛點”精準發力的司法重整,使一度危機重重的“百年重鋼”得以涅槃重生。既有效保障了重慶鋼鐵1400多家債權人、17萬戶中小股東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也解決了銀行不良貸款問題和關聯擔保可能引發的連環債務危機。
在司法重整和引入戰略投資者后,重慶鋼鐵加強對生產運行、供銷組織、降本增效、資金保障管控,全面搞活內部分配。在結合區域市場大力完善產品結構、規范管理流程的同時,還計劃以電爐冶煉廢鋼的“短流程”替代從鐵礦石到終端產品的“長流程”,根據供給側改革目標進一步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逐步建成國內先進的綠色化、智能化鋼鐵企業。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時,還推出了員工持股改革,并與國內一流鋼鐵企業實現技術、管理、供銷等方面的協同,從根本上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目前,重慶鋼鐵實現產品產銷兩旺并逐月遞增。2017年7月,在司法重整掛賬停息后實現當月扭虧為盈,經營形勢明顯改觀。2017年年底,實現“ST摘帽”,資產負債率降至30%左右,生產經營成本明顯下降,行業競爭優勢凸顯。隨著企業效益好轉,職工收入也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今年上半年人均獎金增加了1500元,一線員工工資增幅達到38%。
完成司法重整的重慶鋼鐵擬定了“近期止血”“中期造血”和“遠期升級”的發展戰略。根據這一戰略,年內將結合區域市場需求快速恢復停產失修的產線,充分發揮現有產線的能力,達到年產600萬噸,同時通過去除無效低效資產夯實資產質量,通過實施管理變革提升管理效率和勞動效率。完成重組后4年內將通過改造提高熱軋產能、新增電爐及建材類產品生產線等措施,完全發揮800萬噸粗鋼產能,實現可持續的造血能力。通過“遠期升級”后的重慶鋼鐵,將在糾正與市場錯配和工藝流程錯配后,深耕重慶、立足川渝、輻射西南,堅守區域市場,以滿產、滿銷、低成本為核心戰略重塑產業競爭力,打造中國西南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綠色友好的實力重鋼、美麗重鋼和魅力重鋼。
重新規劃發展戰略后的重鋼集團,也獲得了寶貴的轉型機會。今年前三季度,重鋼集團完成銷售收入57.85億元,同比增長9.88%;實現利潤21147萬元,同比增長71%。集團負責人表示,重鋼集團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轉換體制機制,推動企業經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最終發展成為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主業突出、運作規范、效益明顯、發展質量高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本報記者 張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