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武漢自主創新的華美樂章
從“一鋼獨大”到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成為引領武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三大引擎”;從科教重鎮到科創中心,武漢參與鍛造眾多“大國重器”;從跟跑到逐步領跑,一批“中國標準”從武漢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培育壯大自主創新市場主體,做強高校院所等社會主體,優化發揮政府作用,逐步形成“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五鏈統籌的創新生態體系,奏響了武漢自主創新的華美樂章。
打造產業鏈
在武漢光谷,長8公里、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的左嶺大道,化身為匯聚存儲芯片、顯示面板、智能終端、數字經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核心產業的黃金大道。三十年磨一劍的光谷,發力通信光電子、能量光電子、消費光電子三大產業鏈,形成以“芯屏端網”為主鏈的發展格局。
萬億級的光谷“芯屏端網”光電子產業集群,是武漢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鏈的一個縮影。20世紀80年代初,武漢便謀劃實施“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依托民營高科技企業突破性發展、科研院所改制、國有企業改革,武漢加快培育市場化創新創業主體,不斷延伸高新技術產業鏈。
如今,生物產業、航天產業、新能源等30多個國家級基地,循著光谷的發展模式及路徑,呈現出全鏈條、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態勢。
構建創新鏈
“第一筆風險投資惠及20多家企業,其中四分之三存活。”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主任龔偉介紹,東創中心1988年開始對在孵企業進行投資并創造了很多中國第一。
經過40年發展,武漢不斷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全鏈條體系,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校內研發—高校周邊孵化—大學科技園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區規模化”的“四級跳”發展模式,逐步孕育出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的各類創新平臺載體。到2017年年底,武漢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0萬家,其中東湖高新區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59家。
集聚人才鏈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創新的根基。1983年,武漢率先推進“放活科研機構、放活科技人員”改革,激發了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經濟建設服務的動力和活力。
2009年,武漢在獲批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進一步加大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力度,率先在全國探索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三權”改革,全面松綁體制內科技人員。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科教重鎮的武漢,累計培養了300多萬大學畢業生。2017年,武漢率先在全國實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等,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讓人才充分涌流,讓活力競相迸發。武漢走出了一條“科教培養人才、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路子,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培育集聚高地。
拓展資金鏈
為了破解“錢從哪里來”的難題,武漢一直在探索。2000年,武漢設立了全國第一家政府財政資金參與投入的天使基金,并在全國較早設立了以財政資金投入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
2010年,武漢成立全國首家持牌經營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漢口銀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整合了風險投資、私募基金、資產評估、知識產權代理等業務。2014年,為支持重點產業中早期科技型企業發展,武漢在全國首創“萌芽貸”。
在資本市場方面,2012年,東湖高新區獲批新三板首批擴容試點,拓展了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渠道。2014年,東湖高新區又設立全國首個“科技板”。2017年,武漢設立全國首個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板,推動企業與海外人才、科學技術和金融資本順暢對接。
優化政策鏈
“20世紀90年代搞基本建設,一個項目審批要蓋30多個圖章,我們開玩笑說,一個專人配一輛專車,車都跑垮了,手續還沒辦完。”中電光谷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平說。
曾任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多年的袁善臘表示,現在企業辦證都是45證合一,企業辦執照最重要的幾個部門都在一起辦公。從1984年成立東湖技術密集經濟小區規劃辦公室起,武漢持續探索政府引領服務、市場社會主體主導的創新治理模式。
在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方面,武漢創立“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審批模式;在機構設置方面,創設全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委員會,率先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轉化局;在政策法規方面,武漢先后出臺近20部法規規章,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科技創新法律法規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