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以“共贏”取代“零和”(國際論壇)
美國以中國為“替罪羊”來回避數十年來自身儲蓄不足、生產率下降等棘手問題,只能是堂吉訶德式的自欺欺人
美中貿易不平衡問題確實存在,但其根源在于美國自身宏觀經濟結構性矛盾。美國對全球102個國家的商品貿易存在逆差,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只會使美對華貿易赤字轉移至其他成本更高的國家,給美國消費者帶來更大壓力。貿易赤字本質上是多邊問題,不可能僅通過雙邊途徑解決。
貿易摩擦是美中更深層次競爭的反映。不久前,一份白宮報告提出,中國“企圖通過各種手段奪取美國科技和知識產權‘皇冠上的寶石’”。這些指控的主要依據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華301調查報告,該報告已經成為美打壓中國的核心依據,但這份報告錯得離譜。
首先,報告指責中國通過合資公司強迫技術轉讓,事實是美國公司和中國合作伙伴基于商業利益的判斷,自愿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建立合資公司并分享人力、系統和流程。我曾代表摩根士丹利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合資組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長達15年的合作中,我從未被強制向中方伙伴轉移任何東西。第二,報告指責中國利用網絡竊取商業機密,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在2015年就已得到澄清。第三,報告夸大了中國通過“走出去”政策并購美國公司、獲取專利技術的情況。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報告,在2017年之前的10年中,中國海外并購的228個項目中,只有16個屬于技術領域。第四,報告攻擊中國的產業政策,但事實上日本、德國等國均有自己的產業政策,美國在農業和制造業領域也存在大量補貼,這對于主要經濟體來說是常態。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極力將中國描述成科技創新的“闖入者”,似乎中國在創新領域乏善可陳,這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卓越的創新者。曾經孕育了四大發明的中國文化完全有能力再創輝煌。
關于創新的辨析對于當前美中的爭端至關重要, 它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中國能否通過自主創新避免長期以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此而言,有五項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中國將取得成功。
一是科技孵化中心。中國建立了多個科技中心,為一流大學、風險資本投資者和企業家之間的文化融合提供沃土。二是創業公司。如今,全球每5家獨角獸企業里,就有兩家出自中國。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涉及面很廣——從互聯網金融到電子商務平臺,再到云計算、大數據管理、新能源和物流等,眾多中國上市公司已經位列全球創新的前沿。中國和美國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三是戰略和治理。中國制定了創新發展規劃藍圖,其成功實施和有效治理將激發企業家和創新者的創造力。四是中國的創新基因。中國的教育改革讓更多大學畢業生脫穎而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數量不斷攀升,質量也越來越令人印象深刻。當代的中國創新者正在打磨中國自己的“皇冠上的寶石”。五是研發投入。中國的研發投入僅次于美國,其中84%的研發資金用于支持開發,這使得中國在很多前沿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16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科學出版物總數量最多的國家。
解決“創新困境”并不意味著一方須在國際競技場上擊敗另一方,以“共贏”取代“零和”至關重要。美國應該認識到,美國面對的挑戰歸根結底來自其自身。美國以中國為“替罪羊”來回避數十年來自身儲蓄不足、生產率下降等棘手問題,只能是堂吉訶德式的自欺欺人。
(作者為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1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