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讓文明成為最美的風景
享受美味野餐,離開時也不忘把果皮、塑料瓶清理帶走;和雕像合影留念,同行的人及時提醒不要“親密接觸”;車廂里孩子哭鬧不止,鄰座不生氣反而耐心地幫著哄孩子……“十一”假期,很多人選擇攜親帶友,出門旅行。雖然很多地方人滿為患,但這些不時映入眼簾的景象,還是讓人會心一笑,不由感嘆:文明的舉動是旅途中最美的風景。然而也應看到,一些不文明行為的發生,侵害公序良俗,擾亂社會生活。讓公民素養與經濟發展同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并進,才能提升全社會的文明水位,讓文明成為行為自覺與生活方式。本期大家談,我們組織了三篇稿件,思考如何涵養文明素養、凝聚文明共識。
——編 者
帶好“文明的行囊”
張 凡
文明小細節,反映個人素質,也關系公共秩序、國家形象。近年來,得益于從制度到文化的多方面努力,越來越多的人在國內外旅行中展現出良好的風貌、文明的素養,全社會的文明程度都在不斷提升。但也應看到,仍然有一些人對法規缺少敬畏,對陋習不拘小節。從接連發生的高鐵“霸座”事件,到一腳踩壞6000年丹霞地貌,再到在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泳”等,一些引發廣泛關注的事件提醒我們:涵養個體文明素養,依然任重道遠。
“旅行是發現,是文明,是博愛,是超越”。近些年來,“出門看世界”的人越來越多,人流聚集、資源限制、風俗差異,也就容易導致旅途中的摩擦。不過,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只在意個人的方便,也照顧其他人的心理感受;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文明的防線,不縱容自己任性逾矩,不文明行為就會少一些生存的空間。其實,很多時候,文明不過是多一點體諒和寬容,多一點敬畏和尊重,如果人人都能將“文明”放入行囊,不僅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能更好享受與人相處、與美景相遇的快樂。從這個角度說,文明不只是給個人形象加分,更讓我們從中切實受益。
每個人都是提升社會文明水位的一滴水,也都是展現社會文明風貌的一面鏡子。沒有個體文明素養的提升,就沒有全社會文明程度的跨越。當然,文明素質的涵養并非輕而易舉,它需要文明規范的制約與引導,也需要文明理念的內化與生長,更需要日拱一卒的自省與自勵。但相信,只要每個人都呵護好自己內心文明的種子,我們就能凝聚起文明的共識,讓社會充盈浩然之氣、文明之風。
守護“規則的權威”
盛玉雷
一段時間以來,面對形形色色的不文明行為,臨場處置執法軟弱、約束無力等現象被不少人詬病。比如,遇到高鐵強占座位的行為,有的乘警選擇委曲求全,寧肯用其他座位補償乘客;抓到景區游客亂寫亂刻等行為,管理人員往往有心無力難以懲戒;看到車輛亂停放、遛狗不拴繩等生活場景,執法人員有時也束手無策……可見,倘若現場處置僅僅停留在“苦口婆心”的程度、局限于事后追責的效果,就會在客觀上縱容不文明行為,執法的權威性就會遭到質疑,處置的公信力就會受到損害。
少數執法人員的選擇或有苦衷,但和諧有序的公共生活,一定離不開行之有效的制度規范,需要當機立斷的臨場處置。從徒手阻攔高鐵發車,到朝著飛機發動機拋撒硬幣,如果對規則失去敬畏,嚴重的容易釀成事故;如果對規則失去維護,就會讓違規者肆無忌憚。事實上,相關的制度設計不可謂不科學,規范體系不可謂不完善。問題的關鍵則是,當不文明行為發生時,要能夠真正發揮出規則的約束力量,才能對違反規則的行為產生震懾,給遵守規則的人帶去安全感。
可以說,不文明行為不僅是侵占別人權益的道德問題,嚴重者可能擾亂公共秩序。不久前,沈陽一名交警的“教科書式執法”讓網友紛紛點贊,就是因為執法人員挺直腰桿、果敢硬氣,履行了維護公共秩序的職責,保護了遵紀守法者的正當權益。然而,當機立斷的前提是社會的理解包容、制度的容錯糾錯。遭遇斷章取義時如何還原真相?受到污蔑攻擊時如何保護自己?只有解除這些后顧之憂,才能讓公職人員有底氣、有能力做到依法依規、執法用法。從這個角度來說,唯有全社會達成制度的共識、增強法治的信仰,才能讓規則有牙齒,讓執法有力量。
不做“漠然的看客”
桂從路
前不久,南京地鐵上發生的一幕令人深思。一名男子因自己讓座而旁邊的男孩不讓座引發不滿,以男孩“翹起的二郎腿腳尖對著自己”為由踹向他。事發后,整個車廂的乘客及時制止了該男子,有效緩解了事態。面對不文明行為,能不能及時阻止,考驗著全社會的公眾參與意識,關系到文明社會構建的成效。
許多不文明行為的發生,背后有著多種原因。就拿插隊、公眾場合吸煙、公交搶座等問題來說,固然和個人文明素質高低有關,但有時也存在不了解規則、情緒沖動等情況,身邊的人及時提個醒往往就能改正錯誤。現實中,一些人明知不對但也不勸阻,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有的即便影響到了自己,也是習慣性容忍、息事寧人,聽之任之;還有的看見別人行為不文明,自己也加入其中,振振有詞:大家都這樣。這些做法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了一些不文明行為。
文明水準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生活的質量。從這個意義上講,維護文明和諧的公共秩序是每一個人的分內之事,對不文明行為及時勸阻,這是權利也是義務。近期,從湖北十堰組建的文明勸導員隊伍活躍于社區、景點等場所,到珠海啟動“隨手拍”活動動員市民曝光不文明行為,理直氣壯、不卑不亢的勸阻,對不聽勸阻的堅決向執法部門舉報,公眾參與為遏制不文明行為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一個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或許聲音微弱,但兩個人、三個人乃至更多人能夠勇于說“不”,就一定能形成維護文明的強大力量。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這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文明意識。一方面需要激發每個人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也要給予更多制度上的激勵和保障。的確,倘若勸阻就是惹禍上身,一不小心還被訛,長此以往可不就成了“漠然的看客”“緘默的旁觀者”。今年年初,轟動一時的“電梯勸阻吸煙猝死案”二審認為勸阻者合法正當,改判無責。這起案件就產生了良好的導向:讓勸阻者挺直腰桿、沒有顧慮。而這,或許是政策優化應該努力的方向。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0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