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經濟日報北京9月28日訊 記者李華林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呈現“雙順差”,儲備資產增加,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經常賬戶順差53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增長,服務貿易逆差穩定。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繼續呈現順差,跨境資本延續凈流入態勢。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二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300億美元,跨境資本延續2017年一季度以來凈流入的趨勢。分項看,直接投資凈流入248億美元,雙向保持在較高規模。其中,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279億美元,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527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610億美元,創季度歷史新高。其中,對外證券投資凈流出43億美元,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652億美元。
在儲備資產方面,保持繼續增長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儲備資產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增加239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增加229億美元。
從國際投資頭寸表來看,今年6月底,我國整體國際投資頭寸狀況保持穩健,對外凈資產17402億美元,較3月末增長10.7%,儲備資產規模仍位列全球第一。
國家外匯管理局28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8705億美元,較3月底增長270億美元,增幅1.5%。
“主要源于境外非居民機構持續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二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穩中有升,外債結構進一步優化。
該負責人說,隨著我國境內債券市場開放程度的日益擴大,境外機構投資者配置我國境內人民幣債券、特別是中長期國債的需求持續增加。截至今年6月底,境外機構在我國國債市場中的占比已經達到7.28%,今年以來累計上升2.31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二季度我國全口徑外債增量的70%以上是由中長期外債推動的,外債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38%,遠低于國際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