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美國制造經貿摩擦的原因(熱點辨析)
此次中美經貿摩擦,是美國單方面挑起、一手制造的。對于美國挑起經貿摩擦,我們要深刻認識其原因,予以妥善應對。
阻止中國產業升級,是美國制造經貿摩擦的一大動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主要以“三來一補”形式發展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許多高科技類外資企業紛紛在中國設立子公司,成為中國出口的主力軍。如今,中國高科技企業逐漸崛起,正在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同時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美國將中國高端產業領域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其真實目的不在于降低所謂貿易逆差,而是要阻止中國產業升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近日撰文指出,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如果美國政府的目的在于阻止中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那么幾乎可以肯定會失敗。這樣的行動只會使中國領導人看清美國濃烈的敵意,進而拋棄任何依賴他人的想法,更加堅定決心、花大力氣推動創新并提振技術地位。
美國勞資矛盾激化,是美國制造經貿摩擦的一大原因。近幾十年來,美國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其產業結構變化。就制造業而言,美國高端制造業處于世界前列,正向高端智能化方向發展,一般制造業衰落成為必然。就三次產業而言,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主導地位早已被第三產業所取代。在第三產業內部,高附加值第三產業(金融保險、房地產、租賃業、專業服務業等)的增長明顯快于低附加值第三產業(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信息、教育、衛生、藝術娛樂等)。第三產業特別是高附加值第三產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資本收益要遠遠高于勞動收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爆發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表明分配差距拉大造成的社會矛盾亟須解決。但美國政府開錯了藥方,自己生病卻讓別人吃藥,以貿易逆差問題為借口制造國際經貿摩擦。美國不是通過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提升儲蓄率等舉措來解決國內矛盾、縮減貿易逆差,而是想讓別國為自己的問題買單,把國內矛盾轉嫁給其他國家。天下哪有這般道理?
面對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我們在堅決反制的同時,關鍵是保持戰略定力,繼續做好自己的事情。要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扎實細致工作。當前,可在深化市場取向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降低企業成本、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同時,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動各參與國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作者為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總編輯)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