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暢通:成果豐碩 注入活力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點之一,貿易暢通是促進相關國家經濟繁榮與區域合作的重要途徑!耙粠б宦贰背h提出5年來,在貿易通道建設和貿易政策溝通基礎上,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往來不斷擴大。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網絡正在加快形成。
貿易往來深化合作
貿易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落地生根,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間市場更加開放,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比如,中國與東盟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實現了產品、市場、資金的無縫對接。而且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參與國家也從原來的中國—東盟“10+1”拓展到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目前,已有斯里蘭卡、哈薩克斯坦、英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參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正在共享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紅利。
據統計,2017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5148.2億美元,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則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今年前5個月,中國—東盟貿易額為2326.4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商務部副部長高燕表示,中國將與東盟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共同體建設以及東盟各國發展規劃密切對接,進一步分享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和升級合作帶來的紅利,推動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
5年來,綜合性展會平臺在發展與相關國家邊境貿易,深化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產能合作,以及工業、技術、旅游、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中外服務業企業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我國同相關國家貿易總額超過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1%,并成為25個相關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
投資合作促進繁榮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政策協調逐步完善,積極商簽政府間投資合作協議,為對外投資合作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5年來,我國對相關國家直接投資年均增長7.2%,在相關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5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9.2%。同時,不斷放寬外資準入領域,營造高標準的營商環境,吸引相關國家來華投資。
歐洲管理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歐拉夫·普略特納爾評價說,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為相關國家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使其有能力參與全球貿易體系,提高了當地民生水平,繼而促進了整個地區的穩定發展。
中國與俄羅斯合資建設的華電捷寧斯卡婭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電站項目投產儀式于2017年6月份在俄雅羅斯拉夫爾市舉行。該項目將極大促進雅羅斯拉夫爾州的經濟發展,甚至為俄羅斯中部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實踐證明,以對外工程承包為先導,以金融服務為支持,可以帶動裝備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聯合走出去。目前,我國已經成為許多相關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地,合作內容不斷豐富,涵蓋農林開發、能源資源、加工制造、物流運輸、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方式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商品和勞務輸出為主發展到商品、服務。
園區建設催化發展
5年來,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共82個,累計投資289億美元,入區企業3995家,上繳東道國稅費累計20.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4.4萬個就業崗位。
2017年8月份,國泰安(明斯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入園簽約儀式在中白工業園舉行,公司獲頒入園居民企業證書。目前,已經入駐中白工業園的37家企業中,中國企業為21家,超過了總數的一半。中白工業園是中白兩國共同推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大合作項目,園內企業未來面向的是歐盟5億人口大市場。
截至目前,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經成為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據統計,到2017年5月份,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7.8億美元,生產總值超過6億美元。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已成為柬埔寨重要的紡織產品的生產基地,對西哈努克省的經濟貢獻率超過50%,解決當地就業1.7萬人。
有分析認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區建設有力支持了中國企業在相關國家的投資建設,與所在國企業共同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完善、主導產業明確、公共服務功能健全的產業園區,吸納中國、所在國或其他國家企業入區投資發展,為推動雙邊和多邊經貿合作,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項目主管哈桑·達烏德指出,中巴經濟走廊對巴經濟推動作用明顯,2016/2017財年中巴經濟走廊對巴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約20.9%,并為巴基斯坦提供了22.6%的就業機會,該項目已推動巴工業增長58%。哈!み_烏德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雙贏合作項目,不僅將為巴基斯坦帶來經濟繁榮發展,而且將成為區域發展的催化劑。
5年來的實踐表明,共建“一帶一路”為維護國際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這些經貿合作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為相關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為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貢獻了新的模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朱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