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唱衰中國的人和力量都將是歷史笑柄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西方媒體宣揚中國面臨“很大壓力”,儼然中國遭遇了“多重危機”的樣子。這種論調通過各種途徑向中國互聯網上滲透,在一些小圈子里引起了反響。
西方的那些意識形態斗士巴不得中國出問題,他們的觀察受到這種愿望的扭曲,看中國什么都像是“失序”的跡象。連個別人發表不負責任的文章,互聯網上又出一個輿論事件這些在過去司空見慣的事情,他們也隆重點評,渲染它們的“不尋常”。
然而中國哪像他們說的那么脆弱。遠的不說,僅僅最近20年,中國經歷了難以歷數的各種壓力。從國企職工下崗,到環境污染給經濟發展敲響警鐘;從法輪功帶來挑戰,到新疆暴恐襲擊出現向其他地方蔓延的勢頭;從鄰避事件引發的街頭抗議活動升級,到互聯網輿論事件帶來的一次次沖擊,所有這一切都是中國治理曾經面對的新難題,被預言中國很難邁得過去。
然而回頭看,中國是不是成功抑制住了那些問題的發酵呢?再看今天,把我們當下的治理能力和手段與過去相比,把當前的問題也與當時的問題相比,我們對克服、管控當前問題是否應當更多一些信心呢?
現在互聯網上不時流出一兩個某地發生小型群體事件的視頻,那些群體事件與當初廈門、大連、什邡的大規模鄰避抗議事件能夠比得了嗎?前些年發生過多起惡性襲警事件,一些公知帶頭在互聯網上煽動對襲警者的支持與同情,這種事情當前是否大幅減少了呢?還有持續嚴重霧霾、生態災難引發公眾憤怒,小型自然災害和管理失誤導致大規模人員傷亡震動社會,這些情況是否也在減少呢?
說中國現在面臨比過去更多的壓力,這屬于拍腦袋式的判斷,或者是別有用心的引導。這種情況得不到現實和數據的支持。
我們認為,中國當下的治理是平穩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致力于解決一些公眾高度關注的問題,取得了明顯效果。比如反腐敗成績突出,經濟調結構、去產能有了實質推動,治理污染成果顯現,社會公平建設也邁出了一些大步子。
當然,中國不是沒有問題,事實上,老問題緩解了,新問題就會冒出來,這是中國社會運行的常態。
我們注意到,中國經濟當前的動能顯得不夠突出,社會似乎缺少一些興奮度。另外前些年一些地方各行其是的渙散局面消除了,但是現在有的地方和基層積極性不高又成了新問題。
解決這些新問題,活躍經濟恐怕是最重要的驅動。為此需要有釋放社會活力的其他政策相配套。我們認為,中國發展經濟潛力巨大,這是很真實的,黨和政府又有激發社會活力的充分經驗,因此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對這個國家來說不是件難事。
讓企業有投資的更多意愿,讓民眾有更多掙錢的機會,讓各行各業的從業者能夠不斷漲工資,經濟保持繁榮,社會多些樂觀,那樣的話,什么貿易戰,什么西方的指責,什么互聯網上又冒出一個轟動的輿論事件,這些都不在話下。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輿論冒出一波又一波的“中國崩潰論”,但是想看中國笑話的人自己都成了笑話。今天“中國壓力論”的制造者又在看錯中國的形勢,以為中國這個社會“什么都怕”,是一副只能在無菌室里生存的弱體格。
然而過去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中國社會強大的承受力,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也因為我們看遍世界各種發展道路的短板,這個國家的政治自信不斷夯實,它對各種問題的承受力也注定是與日俱增的。凡在這方面形成誤判并依此行動的人和力量,都將付出各自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