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爬坡過坎攀高端——來自中國制造業一線的調研報告之一

2018-07-22 16: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7月5日,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一艘總艙容為17.4萬立方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已經完工、等待交付。它將和此前交付的18艘姐妹船舶一起,穿梭于世界主要氣源地和中國沿海城市。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因其設備復雜,技術要求高,被譽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中國制造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乘風破浪的背后,是多年的磨礪和投入,是對一個個技術指標和建造方案的反復捶打。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制造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轉型升級。198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僅為1.5%,2017年這一比重上升至25%。中國制造已連續9年保持世界規模第一,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制造業體系。

  我們也應正視,中國制造長期并仍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正如工信部部長苗圩所言,制造業正重新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而隨著國情、世情的新變化,中國制造業已經站到了“由大變強”新的歷史起點上,要鞏固和發展既有優勢,加速實現轉型升級,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從無到有的艱難起步

  在萬向集團的展廳里擺放著一輛線形優美的豪華混合動力跑車“卡瑪”,車頂的太陽能頂板,在全天充電后可以續航1.5英里。據了解,這款車已在北美交付。

  “萬向造整車是為了保證零部件做得更好?梢哉f,目前全世界在北美生產的車,每兩輛會有一輛用到萬向的汽車零部件。”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偉鼎說。

  萬向集團的發展歷程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制造發展的縮影。因為改革開放,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起走到了舞臺中央,萬向得以異軍突起,從承接低端的加工制造業迅速起步;因為改革開放,中國大力發展對外貿易,萬向得以早在1984年就主動出口,倒逼自己提升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因為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整體積極向上,萬向得以形成了整車制造產業鏈,并不斷實現“奮斗十年添個零”發展目標。

  中國制造可謂艱難起步。1978年,一位日本記者在重慶煉鋼廠采訪時發現,這家年產30萬噸原鋼的工廠使用的機械設備全都是20世紀50年代之前的,其中竟然還有一臺140多年前英國制造的蒸汽式軋鋼機。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制造也在不斷給自己“添個零”。1978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8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僅為1.5%;2017年這一比重上升至25%,大體相當于美德日三國的總和。1984年,我國首次發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代碼》,工業行業中僅有化工、機械、食品、紡織等13個大類行業;如今,我國制造業覆蓋了國際標準行業中制造業大類所涉及的24個行業組、71個行業和137個子行業,成為全球制造業體系最為完整的國家。

  從易到難的優化調整

  采訪寧波杭州灣吉利汽車研發中心時,新能源零部件試驗室、電子電氣實驗室、材料實驗室、排放試驗室……一路走來,讓記者目不暇接。

  當記者走進發動機半消聲室時,頓時感覺世界安靜了。吉利集團副總裁楊學良介紹說,“這個房間的噪音只有17分貝,發動機有一點聲音都能聽到。我們要通過各種測試,讓吉利發動機的噪音保持在36分貝以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80年后,改革開放通過吸引外資進入,讓中國汽車工業在資金、技術極度匱乏的困境下,打通了一條生路,也讓中國制造企業看到了新的方向。1997年前后,單是浙江和江蘇就有8家以上的民營企業提出了造車戰略,而這與當時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

  1992年至1998年,中國制造的產能迅速提升,滿足老百姓吃穿用的制造行業已能滿足基本消費需求,以食品、服裝、家電產業發展最為突出。1998年,中國提出制造企業要轉型升級,汽車成為消費新需求,也因此成為要重點發展的行業。于是,中國制造業開始由服裝、飲料、家電為主的輕工業向重工業轉型。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制造發展的清晰脈絡。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發揮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資源的成本比較優勢,積極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從最初的低端加工制造起步,靠低價取勝。改革開放20年后,中國制造加快轉型升級,開始追求品牌和質量,向著對技術和資金要求更高的領域邁進。

  統計數據表明,改革開放40年來,代表消費升級的主要制造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1978年至2016年,汽車和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了188.1倍和4429倍。同時,中國制造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2017年,我國機械工業占比不斷提高,其中發展最快的行業是電子、儀器儀表、汽車、醫藥、專用設備、通用設備、電氣機械等。

  從大到強的未來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制造體系,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支撐我國實現了從貧窮落后的農業國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大國的轉變。”苗圩說。

  新工業革命興起帶來了全球制造業發展模式的變革,中國制造正處于新的關鍵時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共享經濟、協同制造、智能網聯汽車、虛擬現實等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產業層出不窮。智能制造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深刻影響生產組織方式和發展模式,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

  記者一路調研采訪看到,重視研發投入和掌握創新技術已經成為制造企業的共識。吉利汽車研究總院副院長沈子瑜回憶,20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資金因此好幾年都非常緊張,但企業研發投入卻一直占到市場銷售規模的10%以上。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創新投入不斷增加。1978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為52.89億元;2017年上升為1.75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占GDP比重達2.1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此驅動下,中國制造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大飛機、量子通信、海洋工程裝備等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我們也清晰地看到,中國制造業發展仍有一些長期性、結構性問題亟待解決。40年的發展過程中,“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固然推動了技術水平提升,但部分行業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中國制造的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仍然不強,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不高,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研發支出的比重僅為4%至5%,遠低于發達國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時,制造業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低端產能過剩和高端產品依賴進口并存,不能適應消費升級需要;要素成本價格不斷上漲,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日益加大。

  正視現實方能明確目標。改革開放已然40年,全球經濟早已成為互聯互通的共同體。中國制造要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對內對外同步開放,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從價值鏈中低端向高端攀升,實現由大到強的根本轉變。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對中國制造業未來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張御舲]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旬邑县| 长兴县| 敦煌市| 社会| 方山县| 双江| 阳新县| 荆门市| 凤山市| 定日县| 江西省| 鄄城县| 大城县| 天镇县| 天台县| 潢川县| 秦皇岛市| 安宁市| 汾西县| 洪湖市| 霍州市| 宁波市| 台南市| 麻阳| 沁水县| 远安县| 河西区| 厦门市| 中方县| 且末县| 伽师县| 广汉市| 三明市| 高平市| 泾阳县| 武宣县| 巴青县| 武冈市| 景洪市|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