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譜|赫光:華北第一個人民政權的創建者之一
原標題:英雄烈士譜|赫光:華北第一個人民政權的創建者之一
今年清明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的楊郎農民廣場,2000余名中小學生莊嚴肅穆地在革命烈士赫光塑像前獻花、默哀。這樣的紀念活動,在赫光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
赫光,原名萬錫紱,字季璽,1902年2月出生在甘肅固原縣楊郎鎮萬家堡子村(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楊郎村)。赫光8歲入私塾讀書,16歲考入平涼隴東公立中學堂,1922年考入北洋軍閥舉辦的洛陽講武堂學習軍事,開始接觸到無產階級思想。畢業后,赫光在北洋軍隊中擔任過連長、營長,后因不滿軍閥混戰之黑暗,戰場脫險后,憤而離開軍隊回鄉。
赫光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對家鄉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痛心疾首,毅然離鄉趕赴陜西參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冬,赫光被中共豫陜特委派到安徽阜陽國民黨四十七軍高桂滋部,從事兵運工作。1927年,在革命遭受挫折的血雨腥風的歲月里,赫光不顧個人安危,仍堅持利用在敵軍部任職的隱蔽條件,沉著機警地在敵營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
1931年高部到山西平定駐防時,他已在軍中發展共產黨員50多名。此時,中共山西特委根據中共北方局順直省委決定,命令赫光迅速組織實施兵變,將高桂滋部三個團拉出來,在五臺山一帶建立革命政權,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1931年7月4日午夜,“平定兵變”爆發,按照預定方案進行。經與敵軍進行短兵相接的激烈戰斗,起義部隊共有1100余人沖出包圍。部隊集結后,谷雄一宣布中央決定:經黨中央批準,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正式成立,任命赫光為軍長,竇宗融為副軍長,谷雄一為政治委員。
隨后,部隊打起繡有“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字樣的紅旗,向五臺山地區挺進。沿途紅軍擊潰敵保安團阻撓,順利到達河北阜平,受到老百姓熱烈歡迎。到達阜平次日,紅軍就釋放了囚禁在縣城的“政治犯”,第三天在阜平召開了群眾分糧大會,給當地百姓放糧3萬余石。
經過釋“囚”、放糧義舉和宣傳動員活動,當地群眾對紅軍有了良好的印象。赫光與其他同志一起醞釀,決定建立阜平縣革命政權。7月26日,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成立大會召開,鄭重宣布阜平縣蘇維埃政府成立。
紅二十四軍的創立和阜平蘇維埃政權的誕生,震動了整個華北,極大地鼓舞了受壓迫勞苦群眾的革命信心,使國民黨反動派驚恐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8月,國民黨軍石友三部第27旅采取陰謀詐降的手段,誘騙紅軍前來受降。
8月11日,赫光在前去改編“投降”的敵軍時,遭荷槍實彈的頑敵包圍。但他仍臨危不懼,義正詞嚴地繼續給敵官兵做工作,聲色俱厲地怒斥敵頑固分子。隨后,身材魁梧的赫光與敵人英勇搏斗,最后寡不敵眾,不幸倒在了血泊之中,犧牲時年僅29歲。
如今,赫光的家鄉固原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紅二十四軍這段紅色記憶,赫光的家鄉固原市頭營鎮和他當年的起義地山西省盂縣路家村鎮于2017年締結為友好鄉鎮,雙方互學互助,共同發展。頭營鎮楊郎村村支書曹輝說:“去年我應邀去赫光起義地考察學習,與路家村達成互幫互助協議,今年七八月份,路家村的干部將來楊郎村商定幫扶具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