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同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火熱夏日,古音古韻悠然清涼
——全國各地3700多項活動同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的大戲樓,昆劇、古琴名家名曲的經典演出輪番上演,為火熱的夏日送來一縷古音古韻的悠然清涼;6月7日,在山西平遙古城和北京國家圖書館,非遺影像展同期啟動;6月8日,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的大幕在天津正式拉開,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曲藝節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悉數登臺亮相,充分交流和展示近年來曲藝類非遺傳承保護的成果。
6月9日,在山東棗莊臺兒莊古城,民間藝人在為游人表演京西太平鼓。新華社發
6月9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遺產日的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口號是“見人見物見生活”“活態傳承、活力再現”“非遺讓生活更美好”“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據統計,在遺產日前后全國各地有超過3700項活動在文化和旅游部、各省區市和相關單位的組織下同步開展。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非遺保護傳承的優秀成果和生動實踐,更邀請公眾參與到非遺體驗活動中來,感受非遺帶來的美好生活。
學古琴的人超20萬
自2006年國務院公布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非遺”逐漸成為一個文化熱詞。厘清非遺的概念、明確它和生活的關系、深化保護的正確理念尤為重要。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圖書館組織制作的“非遺公開課”特別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通過文化大家的解讀、點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訪談和技藝展示,非遺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逐漸明朗——它就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在不斷深入的非遺保護實踐中,人們對非遺及其保護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非遺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傳承了民族文化根脈,更為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提供了文化認同感。同時,它又是鮮活的,它是文化傳統在今天生活中的現實體現,它既反映了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審美和知識,又在時代變遷和自身的傳承中不斷豐富與發展。
6月8日,在天津舉辦的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現場。盧旭攝/光明圖片
十多年來,全社會保護和傳承非遺的文化自覺正在形成。195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曾在全國做過一個調查,當時中國有6億人口,彈古琴的不到100位,古琴傳承可以說是青黃不接。然而,自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后,短短十來年時間,現在中國學古琴的人超過20萬,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個新的琴社出現。今年遺產日期間,由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主辦的“把遺產交給未來·良辰美景2018非遺演出季”的演出門票也是一售而空。
對942名傳承人開展記錄
近年來,從文化主管部門到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非遺的影像記錄工作。自2013年開始,文化和旅游部就開展了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試點,至2015年,搶救性記錄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支持對942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了記錄工作,一批代表性傳承人所承載的獨到技藝、文化記憶得到記錄和保存。
隨著社會各界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廣泛關注,一大批優秀的由社會各界記錄的非遺影像作品活躍于大眾視野。《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守藝》《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等作品更是受到了90后、00后的熱捧。
遺產日期間,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和國家圖書館聯合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將這些優秀的影像作品匯集起來分別在國家圖書館、山西平遙進行展映。這是我國首次遴選優秀非遺影像作品面向公眾進行集中展映,不僅讓更多的青年群體和廣大群眾通過較高水準的非遺紀錄影像作品,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而且也很好地引導了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到非遺記錄工作中,用影像紀錄的方式直觀地記錄、保存優秀的文化遺產。
據悉,國家圖書館還將推動這些優秀資源長期有效地進行線上永久展示、放映,并運用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大眾傳播手段,擴大搶救性記錄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為非遺記錄作品找到觀眾,為非遺文獻資料找到受眾,為非遺影像記錄與傳播提供持續助力。
6月8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綾絹傳承館內,國家級非遺項目“雙林綾絹織造技藝”傳承人鄭小華正在手把手向孩子們傳授綾絹織造技藝。王嘉斌攝/光明圖片
表演類項目展示度空前
近年來,在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見人見物見生活、非遺走進現代生活、在提高中保護等理念,這些理念貫穿于今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始終。
6月8日,今年遺產日的非遺主場活動全國非遺曲藝周在天津開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127個大項的曲藝類項目將在曲藝周期間全部亮相。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曲藝類國家級代表性項目的集中展演,不僅為曲藝界的非遺傳承人搭建了展現魅力、切磋交流的平臺,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增強其文化自信,而且也是對曲藝類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保護傳承情況的一次集中檢閱和評估,是深入推進分類保護理念的具體舉措,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
6月9日,北京舉辦了各具特色的非遺主題活動,如天壇公園推出北神廚、北宰牲亭天壇文物展等特展,明十三陵開展“走近家鄉的文化遺產”中小學生游明陵、皇家祭祀表演等活動,讓非遺盡可能走進百姓生活。
自去年開始,對表演類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和振興成為文化主管部門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之一,通過活動指導、劇目調集、資金補貼、傳播推廣等方式,在各地開展了一系列會演活動,提高了表演類項目的展示度,增加了實踐頻次,維護和拓展了表演類項目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非遺本就生長在社區,非遺保護不僅要全民參與,更要將保護的成果全民共享。今年曲藝周期間,有36支非遺曲藝小分隊分赴天津市16個區的社區(村)、企業、校園、軍營、公共場所等開展100場左右的演出活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品味傳統曲藝的藝術魅力和時代風采。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云南省主會場活動上,有200多位涉及20余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民間藝人和演職人員參加展演,讓觀眾大飽眼福。
從2006年起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到去年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已歷經13個年頭,遺產日逐步成為我國集中展現包括非遺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時間節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遺產日在活動內容愈加豐富、形式愈加多樣、覆蓋面越來越廣的基礎上,各地還積極探索了將非遺活動與文化扶貧、文旅融合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此外,一些新媒體平臺也積極圍繞遺產日的主題設置了不少極具參與性、互動性的線上活動。
一幅人人參與非遺保護的生動圖景徐徐展開。